嘮“科”話丨結核病患者注意了:擅自停葯減葯危險!
更新于:2025-03-26 05:30:49

  新華社長沙3月24日電(記者帥才)長期咳嗽、咳痰、發熱、消瘦、乏力……這些都是結核病患者的常見癥狀。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醫生指出,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以肺結核為主要形式。結核病患者治療時間長,一些結核病患者擅自停葯、減葯,影響了治療效果,導致病情反覆。

  長沙市第一醫院結核科副主任李榜龍介紹,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病患者會出現咳嗽、咳痰兩周以上,伴有痰中帶血、低熱、乏力、消瘦等癥狀。結核病治療過程應嚴格遵循“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原則。一些結核病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后癥狀緩解,以為已經痊癒,自行停葯,這是錯誤認識。

  李榜龍說,一般來說,普通的結核病人的治療時間需要6至9個月,普通肺結核患者只要堅持規律治療,按時吃藥,治癒率在90%以上。如果患者不規律治療,擅自斷藥,就會產生耐藥性,治癒率會降低,需要延長治療時間。

  長沙市第一醫院結核科醫生陳程提醒,結核病患者擅自停葯,容易導致耐藥性的產生,一旦出現耐葯結核癥狀,治療時間延長、治療費用增加,而治癒率將降低。如果結核病患者在服藥后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應及時與醫生溝通,不得擅自停葯或調整藥物劑量。

  “結核病治療周期比較長,患者及家屬要有耐心,提升治療依從性,避免治療中斷。”李榜龍介紹,經過規範的治療以後,結核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痰菌檢查及胸部CT檢查,二者是判斷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是否停葯的重要指標。

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上
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5-03-26 01:57:04
萬畝桃花映丹霞
萬畝桃花映丹霞
2025-03-26 02: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