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企業跨界具身智慧,能掀起多大風浪?
更新于:2025-04-04 03:44:09

科技浪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奔騰而來,具身智慧已然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指向標。倘若將 2024 年視作具身智慧元年,那麼在 2025 年,具身智慧領域更是熱鬧非凡。在汽車行業中,不僅整車企業對具身智慧高度關注,其上游的零部件企業也難以置身事外。

圖片來源:速騰聚創

特別是在今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大力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慧、6G 等未來產業。這一政策導向猶如一盞明燈,為汽車零部件企業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眾多企業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難得的機遇,紛紛積極佈局具身智能領域。

顯而易見,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已精準洞察到這一機遇,迅速在具身智能領域排兵布陣,期望藉此為企業開拓全新的增長路徑。總體而言,汽車零部件企業在佈局具身智慧領域時,擁有諸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一為豐富的工程經驗;其二是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其三在於廣闊的產業生態。

在產業火爆的表像之下,我們更需深入思考:零部件企業跨界布局的背後,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戰略考量?這一舉措又將對未來的產業格局產生何種深遠影響?

躬身入局,闖入具身智能賽道

近期,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具身智慧領域動作不斷,引發了廣泛關注。

杭州雷迪克節能公司率先邁出重要一步,其註冊的全資子公司 —— 浙江雷鳴機器人有限公司於 3 月 13 日正式完成註冊流程,這一標誌性事件宣告了雷迪克在具身智慧領域的佈局正式落地。

根據工商信息顯示,浙江雷鳴機器人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高達 1 億元人民幣,其經營範圍極為廣泛,涵蓋了智能機器人、工業機器人,以及電子元器件、人工智慧硬體和軸承、齒輪和傳動部件的研發、製造與銷售等多個領域。

雷迪克作為一家在汽配領域深耕多年的綜合性汽車軸承製造企業,其產品種類豐富多樣,包括輪毂軸承、輪毂軸承單元、圓錐軸承、漲緊輪、離合器分離軸承和三球銷萬向節等。此次設立機器人全資子公司,無疑是雷迪克切入機器人賽道的關鍵一招,未來公司將傾盡全力發展機器人業務,開啟全新的發展篇章。

緊接著,另一家零部件企業也傳來了新的動態。3 月 17 日,均普智慧旗下研究院與清華大學天津電子資訊研究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攜手推進人形機器人關鍵零部件自主可控等重要專案。

據悉,雙方將依託均普機器人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人形機器人 “賈維斯”,在具身智慧領域展開橫向課題的深入合作,共同致力於推進人形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自主可控進程,同時共建人形機器人訓練場,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提供堅實的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均普智慧在人形機器人零部件領域早已積極佈局,在六維力矩感測器、IMU(慣性測量單元)等多個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相關產品已順利完成送樣和測試工作,為後續的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果說雷迪克和均普智慧還處於具身智慧賽道的早期布局階段,那麼敏實集團則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2025 年 3 月,汽車零部件巨頭敏實集團與具身智慧領域的新銳企業智元機器人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在智慧外飾、無線充電、柔性智造三大核心領域展開為期三年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具身智能的無限可能。

敏實集團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可謂舉足輕重,自 1992 年成立以來,經過多年的穩健發展,其業務已廣泛覆蓋汽車外飾件、車身結構件及新能源電池盒等核心領域,並且在全球電池盒供應商中穩居榜首。此次合作中,敏實集團將充分發揮其在汽車零部件製造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助力智元機器人優化關節總成工藝,降低靈巧手模組成本,提升產品的性能與競爭力。

除了上述幾家企業,鐳射雷達企業速騰聚創也在具身智慧領域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成為行業內的一匹黑馬。去年 11 月,速騰聚創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其最新研發成果 —— 機器人靈巧手,這一成果一經亮相便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關注。速騰聚創方面表示,未來公司將加快圍繞機器人打造通用的核心部件,不僅要進一步強化機器人 “眼睛” 的感知能力,還將逐步構建通用的機器人 “移動” 和 “操作” 能力,為各領域的機器人公司提供全方位的賦能,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今年 1 月初,速騰聚創更是重磅發佈機器人技術平台戰略,並推出了一系列機器人增量零部件及解決方案新品,其中包括三款應用於車載和機器人場景的數位化雷達、機器人視覺全新品類 Active Camera 解決方案、端到端架構的智慧化方案 Robo FSD 和第二代靈巧手 Papert 2.0 等。這些創新產品的推出,進一步彰顯了速騰聚創在具身智慧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也為其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先機。

汽車零部件企業紛紛躬身入局,緊跟整車企業的步伐,毅然闖入具身智慧賽道,這無疑是順應時代大勢的明智之舉。正如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張宇(化名)所言:“汽車零部件企業佈局具身智慧,既是順應科技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也是企業在市場需求驅動下進行的戰略調整。這一舉措不僅將為企業自身帶來全新的增長動力,還將有力地促進汽車產業與機器人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整個產業生態的升級與發展。”

汽車 + 具身智能 Tier1,探尋全新增長動力

寧德時代作為行業內的領軍企業,也在具身智慧賽道上悄然佈局,展現出其前瞻性的戰略眼光。近日,富臨精工發佈公告稱,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江西昇華與寧德時代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在磷酸鐵鋰材料產品研發、產能投建、國際化拓展、供應鏈及資本等多個方面展開長期、深入且可持續的合作,攜手共進,實現互利共贏。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雙方還明確表示將進一步挖掘在汽車及智慧機器人等創新領域增量零部件及關節方面的合作機會,共同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這一合作意向的達成,不僅體現了雙方對具身智慧產業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也為零部件企業入局具身智慧賽道提供了一個典型範例,揭示了背後的深層原因。

寧德時代與富臨精工展開戰略合作后,雙方將在多個維度實現協同發展。通過全方位的協同合作,雙方有望共同藉助具身智慧產業帶來的新機遇,成功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的驅動下,入局具身智慧賽道已成為眾多零部件企業尋求新發展方向的重要選擇。均勝電子便是其中之一,在近期發佈的財報中,均勝電子明確提及了公司的發展新定位。除了深耕傳統的零部件業務外,均勝電子也在積極拓展其他業務領域,具身智慧機器人成為其重點佈局的方向之一。

均勝電子將自身定位為 “汽車 + 機器人 Tier1”,旨在憑藉公司在汽車零部件研發和生產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強大能力,向包括全球車企在內的具身智慧機器人相關公司提供全面的軟硬體及解決方案。通過這種方式,均勝電子希望能夠成功佈局具身智慧機器人產業鏈,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實現公司的多元化發展,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圖片來源:特斯拉

具身智慧作為一種通過物理實體(如機器人、無人機、智慧終端等)與環境進行動態交互,從而實現智慧決策的技術範式,其核心在於強調 “感知 - 決策 - 執行” 的一體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具身智慧涉及到諸多核心技術,包括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感測器融合、邊緣計算等。這些技術相互融合、協同工作,為具身智慧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基於這些核心技術,具身智慧在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自動駕駛、智慧倉儲物流、農業無人機等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推動各行業的智慧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汽車零部件企業在進軍具身智慧領域時,具備一定的獨特優勢,能夠為具身智慧的發展提供有力的賦能。長期以來,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機械設計、高精度製造和規模化生產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強大的能力,這些優勢使得它們能夠高效地生產具身智慧所需的複雜零部件。例如,均普智慧在人形機器人零部件領域積極開展研發生產工作,其在機械設計和製造方面的深厚積澱為專案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確保了產品的品質和性能。

此外,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感測器應用及控制演算法等方面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澱,這為具身智慧的發展提供了天然的助力。以速騰聚創為例,該公司成功將車載感知方案適配至機器人領域,實現了環境建模能力的有效遷移。這一舉措充分體現了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感測器技術方面的優勢,能夠為機器人提供更加精準、可靠的感知能力,提升其智慧化水準。

同時,汽車零部件企業在高精度製造、規模化生產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豐富經驗,恰好能夠彌補具身智慧賽道目前存在的短板。具身智慧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受到 “技術、成本、可靠性” 等問題的制約,而汽車零部件企業的這些優勢有望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有效的途徑。

敏實集團與智元機器人的合作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此次合作或許正是直擊具身智能產業的 “命門”,致力於解決長期以來困擾行業發展的難題。敏實集團憑藉其在汽車零部件製造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能夠説明智元機器人優化關節總成工藝,降低靈巧手模組成本,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和市場競爭力。雙方共建的 “柔性智造解決方案”,更是試圖將人形機器人融入汽車零部件二次開發領域,這一創新舉措有望成為智元機器人擺脫實驗室標籤,實現商業化大規模應用的關鍵突破。

從雙方合作條款的細節來看,重點開發的 “無線充電技術” 和 “輕量化結構件”,本質上是針對智元機器人硬體短板進行的有針對性的修補。通過這些合作項目的實施,有望提升智元機器人的硬體性能,為其在市場上的推廣和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積極投身具身智能領域,主要得益於其在多個方面的優勢。一方面,它們在機械設計、感測器應用及控制演算法等方面擁有深厚的工程經驗,能夠為具身智慧產品的研發提供技術保障;另一方面,成熟的供應鏈能力使得它們在高精度製造、規模化生產和成本控制等方面表現出色,有利於具身智慧產品的商業化推廣;此外,產業生態優勢也是汽車零部件企業的一大亮點,它們可以藉助汽車作為 “具身智慧終端” 的天然場景,將具身智慧技術融入汽車行業,推動智能駕駛等應用的發展,形成產業協同效應,實現互利共贏。

具身智慧征途,尚需突破重重界限

隨著智能駕駛等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和發展,汽車正逐漸演變為 “具身智慧終端”。汽車零部件企業憑藉這一天然的場景優勢,通過軟硬體的有機結合,將具身智慧技術深度融入汽車行業,不僅為汽車產品帶來了更多的智慧化功能和體驗,還促進了汽車產業與具身智慧產業的協同發展,形成了強大的產業協同效應。

與此同時,具身智能機器人市場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高盛的預測數據顯示,到 2035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540 億美元。這一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汽車零部件企業佈局具身智能領域,正是看中了這一市場機遇,期望能夠在這片藍海中開拓新的市場增長點,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為了推動具身智能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扶持措施。以浙江省為例,該省發佈的《浙江省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 年)》涵蓋了稅收優惠、金融支援等多個方面的政策內容,為汽車零部件企業進軍具身智慧領域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

然而,零部件企業在殺入具身智慧賽道的征程中,並非一帆風順,而是面臨著諸多嚴峻的挑戰。

在具身智慧賽道一片火熱的表像之下,部分參與者卻陷入了困境。達闥機器人作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知名獨角獸企業,近期就遭遇了嚴重的經營危機。據瞭解,自 2024 年初以來,公司不僅出現了薪資拖欠的情況,還不得不採取裁員措施以緩解資金壓力。公司甚至實施了 “萬元以上工資減半發放” 的臨時應對措施,最終導致全面停薪和社保停繳,企業運營陷入了困境。

儘管達闥機器人在 2023 年完成 C 輪融資后,估值一度高達 223 億元人民幣,但目前卻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巨大風險。公司涉及 20 餘起司法案件,被執行總金額累計高達 3530.9 萬元。這一案例也警示我們,人形機器人產業雖然前景廣闊,但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且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沒人能夠準確預測還需要投入多少資金才能實現盈利和可持續發展。

圖片來源:優必選

汽車零部件企業在進軍具身智慧賽道時,資金問題同樣不容忽視。當前,汽車零部件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已經面臨著多重壓力。一方面,行業整體增長速度放緩,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利潤空間不斷收窄;另一方面,“新四化”趨勢帶來的產品結構性調整,對企業的技術研發、生產製造和市場拓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運營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新賽道上進一步加大投資,未來在資金方面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如何確保資金的充足供應和合理使用,將成為企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技術研發方面的挑戰也不容小覷。具身智慧技術作為一個跨學科的前沿領域,融合了人工智慧、機器人學、控制理論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其研發難度極大,需要解決諸多複雜的技術難題。這就要求企業在技術研發方向上必須具備高度的精準性,密切關注技術前沿動態,及時確定核心研發方向,避免資源的分散投入,以確保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和技術進步。同時,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需要深入開展市場調研,充分了解市場需求的特點和趨勢,確保研發的產品能夠精準滿足市場需求,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此外,企業還需要保持戰略的靈活性,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快速的應變能力。由於具身智慧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格局瞬息萬變,企業必須能夠及時調整佈局策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蓋世小結: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殺入具身智慧賽道時,需要勇敢地面對技術研發、市場需求適應性、戰略靈活性以及行業整體盈利性下降等多方面的嚴峻挑戰。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企業唯有不斷創新,持續優化戰略佈局,積極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快速變化的市場和技術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實現從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向具身智慧領域的成功轉型,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開闢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