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咖啡在我們國內的市場也是越來越大了,特別是各種品牌連鎖店的崛起。
你應該也發現了,咖啡的價格有高有低,這中間當然也有品牌溢價的因素,但是撇去其他因素不提,便宜咖啡和昂貴咖啡的區別還是很值得探究的。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咖啡價格差異到底差在哪裡吧~
先來個概括,便宜咖啡和昂贵咖啡在口味、咖啡豆類型、加工方法、產地、種植方式等方面存在區別。
咖啡豆主要有兩種類型:羅布斯塔咖啡豆和阿拉比卡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的購買和生產成本較低,因此便宜咖啡通常是100%羅布斯塔咖啡豆或羅布斯塔咖啡豆和阿拉比卡咖啡豆混合製成的。
另一方面,昂貴咖啡幾乎都是純阿拉比卡咖啡豆。
在口味上,阿拉比卡咖啡豆比其他品種的咖啡豆更甜、更柔和,風味也更加複雜。它們通常會帶有水果和巧克力的味道。
而羅布斯塔咖啡豆的味道濃烈而刺鼻,更接近泥土味或苦味,甚至有人稱其是燒焦的橡膠味。
所以,挑剔的人更喜歡價格更高的阿拉比卡咖啡豆。
而羅布斯塔咖啡豆的價格便宜不僅僅是因為口味。和阿拉比卡咖啡相比,羅布斯塔咖啡的產量更高,抗病性更強。
相對應地,大多數阿拉比卡咖啡產量較低而且更容易感染疾病,因此生產成本更高。
對於進口商、烘焙廠和咖啡公司來說,羅布斯塔咖啡豆的價格更便宜,這也是為什麼它們被製成廉價咖啡的原因之一。
某些地區的咖啡價格更高的原因是和原產地有關,這些產地本身就已經是招牌了。
價格差異也不僅僅是由國家決定,有些時候,可能只是這些國家的某些地區。據稱,最優質的咖啡豆產自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亞洲的部分種植區。
比如,一些高價的咖啡就產自牙買加和巴拿馬的部分地區。
咖啡豆的產地可能會造成溢價,但也會影響其口味。衣索比亞以生產具有果味、花香和高酸度的咖啡而聞名。總體而言,南美咖啡豆的酸度較低,具有巧克力味、堅果味和焦糖味。
咖啡價格的另一個因素是咖啡樹種植的海拔,這會影響咖啡的生長條件和物流。這就導致高海拔地區種植的咖啡樹成本更高。
在高海拔地區,白天和夜間的溫差更大,較低的溫度會導致植物成熟得更慢,從而延長生長時間。
當開始結出果即時,它們的數量會也會比低海拔地區更少,而且果實成熟的時間更長。
另外,採摘咖啡的難度也隨著海拔增加而提高。所有這些因素都增加了農民的成本,當然也把價格推高了。
那麼,高海拔咖啡價格更高,味道就更好嗎?可以肯定的是,海拔會影響咖啡口味,就像上文提到的,高海拔地區的咖啡樹生長速度較慢,就會產生更複雜的風味。
如果生產者在種植咖啡樹時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人力和專業技術,那麼咖啡的價格可能就會更高。
咖啡樹本身就很難種植,要生產出優質的咖啡果實,就需要綜合很多要素。如果農民種植時只考慮產量忽略品質,那麼這些咖啡豆的價格通常就比較低。
一般情況下,昂貴的咖啡豆品種需要更多的心力和技巧。從選擇最好的咖啡豆品種到理想的種植條件,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種植者需要種植適合地區的咖啡豆類型,然後用成熟的技術去培育,最後在成熟度最高的時間去採摘。
當生活成本一直在上漲的時候,如果咖啡一下子便宜了,那麼背後的事實可能是,有人在這一過程被剝削了。簡單來說,當消費者買到了很便宜的咖啡,那就代表種植者沒有賣到好價錢。
一般來說,工作力成本和咖啡生產過程中不斷增加的其他成本都是影響咖啡價格的因素。如果咖啡價格下降了,那麼前面肯定是有“偷工減料”。不管是壓榨勞動者還是壓榨消費者,資本總是不會虧本的。
昂貴的咖啡通常來自獨立的專業生產商,並且是小批量進行烘焙的,尤其注重咖啡豆的品質。而便宜咖啡通常來自大公司,他們更關心製作的咖啡是否能夠吸引人們。
前者的專業水準往往更高,他們採購高品質的生咖啡豆,然後小批量地烘焙,這樣可以確保咖啡豆的新鮮度。他們對烘焙過程的控制程度也更高,因此可以保證製作出口感更好的咖啡。
大多數小型烘焙廠都注重品質、新鮮度和精準度,也可以說更加註重細節。為了最大限度發揮每種咖啡豆的品質,他們通常在烘焙時會進行適當調整。
難免地,這些都會推高咖啡的價格。
便宜的咖啡更可能是混合咖啡,而更昂貴的咖啡則可能是所謂的單一莊園或單一產地。
那麼,混合咖啡和單一產地咖啡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單一產地咖啡和單一莊園咖啡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
單一產地咖啡指的是來自一個國家或地區,代表當地的口味特徵,而單一莊園咖啡則代表來自特定農場或莊園的咖啡豆,傾向於地區這個地區的獨特性。如果一個農場生產優質的咖啡,那麼單一莊園的咖啡豆就會很不錯。
不過,這不代表單一莊園咖啡一定就比混合咖啡要好。混合咖啡指的是來自不同地區或農場的咖啡豆混合物,口味是比較平衡的。混合咖啡也相對便宜,因為它們可以由高品質的咖啡豆和便宜的咖啡豆混合製成,平均成本當然就低了。
還是那句話,混合咖啡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它的優點在於,它的品嘗體驗往往是大於單一的品嘗體驗。
對很多人來說,昂貴的咖啡味道相對較好,特別是和那些大公司生產的廉價咖啡相比。
正常來說,咖啡越貴,味道就越好。上乘品質的咖啡豆經過精心加工,並經過大師烘焙,最終呈現的咖啡口味微妙複雜,口感更順滑,苦味更少。
昂貴的咖啡可能還有水果、巧克力或花香的味道,而便宜的咖啡可能是某種單一的普通風味。
當然,咖啡也是因人而異的。有人喜歡濃郁、巧克力味更濃的咖啡,但是你拿到手的是酸度高、果味濃郁的咖啡,那不管它是多高檔的品牌,你也喜歡不起來。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選擇高檔的咖啡,可以先瞭解自己喜歡的口味、烘焙程度、產地以及加工方法等。
咖啡果實採摘后,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加工,去除果肉,留下咖啡豆。有些加工方法成本效益更高,雖然它對咖啡價格的影響很小,但是加工過程需要考慮更多因素。
比如水洗和濕法加工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和資源。在水洗加工中,咖啡果實採摘后幾天內就要取出咖啡豆,然後進行清洗再乾燥,這是一種資源密集型方法,當然會提高價格。
在日曬法中,咖啡豆在乾燥時會保留完整的果實,這樣可以產生複雜的果味。因為工藝比較簡單,所以最終的咖啡價格往往更便宜。
咖啡的價格不僅僅取決於品質,還需要考慮供應問題。當某些類型的咖啡稀缺時,它們的價格會更高。比如牙買加藍山咖啡的價格更高,這是因為供應量本身就很少。
另外,某些咖啡可能非常稀有,因為它們只能在特定的小地區生長,或者因為其製作方式產量很小。
然後,還要考慮需求,也就是市場。只有當咖啡受到追捧了,那麼才能賣出高價。供需波動都會導致咖啡價格漲跌。
雖然咖啡的烘焙時間與價格沒有直接關係,但精品咖啡很可能是新鲜烘焙的,因此價格較高。另一方面,大公司出售的咖啡可能已經烘焙了一段時間。這些類型的咖啡豆通常更便宜。
大多數咖啡烘焙公司只會出售烘焙了幾天的咖啡,而小型烘焙商幾乎售賣的都是更新鮮的咖啡。
那麼,烘焙的新鮮度很重要嗎?當然,烘焙日期越近,咖啡的味道也就越好。
咖啡烘焙後有一個過渡期,通常大約是3到7天,可以讓烘焙豆中的負燃燒氣體排出。
新鮮烘焙的咖啡味道更鮮美,香味也更濃郁。當咖啡放在貨架上一段時間后,就會因為氧化失去味道,所以越新鮮越好。
其實這要取決於你自己。你要看看自己喝咖啡是為了什麼,如果你是真的想要品嘗和研究,而且願意支付那些溢價,那麼你可以選擇昂貴的咖啡。
如果你只是想要一杯來提神,而本人對咖啡豆的味道或產地沒什麼講究,那麼選擇便宜的咖啡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今天關於咖啡的內容,希望對你有所説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