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每一個動作都牽動著寶媽的心,但即使我們再細心,也難免會忽略一些細節,比如以下幾點。
寶寶在睡覺時突然打呼嚕,聰明的寶媽立刻帶他去醫院,結果發現寶寶確實不舒服。
小齊是位新手寶媽,她平時非常關注寶寶的狀況。幾天前,小齊注意到寶寶在睡覺時打呼嚕,心想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打呼?而且之前並沒有這樣的情況,因此她開始警覺。
小齊每晚都觀察寶寶的睡眠,發現寶寶一旦熟睡,呼嚕聲就沒停過,這幾天都是如此。
由於擔心寶寶的呼嚕會影響健康,小齊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經過醫生的診斷,發現寶寶的支氣管有濃痰,因為年紀太小無法自己排出,因此在睡覺時會發出呼嚕聲。好在及時發現,能夠儘快處理。
其實,除了呼嚕聲,寶寶在睡眠中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寶媽們也需要多加留意,。
① 寶寶睡覺不安穩,愛哭鬧
如果寶媽發現寶寶睡得很輕,只要有一點聲音就會被驚醒並哭鬧,這時要考慮寶寶的腸胃是否不適,可能是脹氣或腸絞痛等問題。
寶寶的腸胃很嬌弱,容易出現不適,寶媽可以嘗試給寶寶輕輕按摩小肚子,或者爸爸可以用“飛機抱”來安撫寶寶。
② 寶寶睡覺時抓耳撓腮
如果寶寶在睡覺時總是拉扯自己的耳朵,寶媽需要先檢查寶寶耳朵附近是否出現過敏反應。如果沒有,那就要考慮寶寶是否耳朵發炎,這兩種情況都會讓寶寶喜歡抓耳朵。
③ 寶寶突然打呼嚕
如果寶媽遇到像小齊那樣的情況,寶寶以前沒有打呼嚕的習慣,現在突然連續幾天打呼嚕,就需要考慮寶寶的扁桃體或支氣管是否有問題,或者寶寶是否因為體重較重而導致呼吸不暢。
④ 寶寶在睡覺時踢被子和撩衣服
許多人認為可能是因為太熱或者在長身體。實際上,除了穿得太多或者蓋得太厚,寶寶踢被子也可能是維生素D缺乏的表現,甚至可能患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當寶寶缺少維生素D時,他們在睡覺時容易翻來覆去,踢掉被子,且可能出現滿頭大汗或枕禿的情況。
如果寶媽注意到寶寶有以上表現,建議多加觀察。如果這種情況持續較長時間,寶媽如有擔心,可以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由於許多小寶寶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不適,寶媽需要通過觀察寶寶的行為和情緒來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注意寶寶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相信寶媽們會逐漸深入瞭解自己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