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行為與癌症風險的關聯:哈佛大學36年研究,追蹤11萬人後的答案揭曉
更新于:2025-03-31 23:44:52

身為朋友圈中公認的從小美到大的時尚典範,李女士即便已逾五旬,依舊風韻猶存,貌若四十許人。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李女士自十多年前便發現秀髮斑白,自此踏上了頻繁染髮的旅途,至今累計已有近十年的歲月。

近期,由於身感疲勞、膚色黯淡無光,李女士就醫后被診斷為肝硬化中晚期。

在隨後的諮詢中,醫生分析指出,李女士的肝硬化與她長期且頻繁的染髮行為不無關聯。原本僅出於愛美之心,未曾想由此引發了嚴重疾病,這讓李女士一時難以接受。

隨著大眾對健康的逐漸關注,許多人擔憂長期而頻繁地接觸染髮劑是否真的會增加患癌風險。那麼,染髮究竟會不會致癌呢?

一、長期使用染髮劑:致癌還是傷身?

根據美國大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奧地利維也納醫學大學及印第安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機構的聯合研究顯示,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增加卵巢癌、皮膚癌、淋巴瘤、乳腺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有關。

研究人員對117200名年齡介於30至55歲的美國女護士開展了為期36年的跟蹤調查,通過問卷的形式進行隨訪,結果發現,相比未消費者,使用永久性染髮劑的女性患上皮膚基底細胞癌、乳腺癌、卵巢癌、霍奇金淋巴瘤等病症的幾率有所上升,並且使用量的增加與癌症發病率的增長呈正比關係。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的皮膚科主任醫師王豔雲提醒說,頻繁染髮除了可能致癌外,還可能帶來以下幾種健康風險:

1. 過敏反應

染髮可能會引發瘙癢、面部水腫、頭皮紅腫、脫屑、瘙癢和水皰等過敏癥狀。

2. 肝臟損害

許多染料中含有多種有害化學成分,這些成分一旦被皮膚吸收,可能加重肝臟負擔。

3. 重金屬中毒

有關部門檢測結果顯示,90%的染髮產品中含有苯胺、硝基苯等有毒化學物質,低質染髮劑更可能含有重金屬,長期接觸可能導致重金屬積累中毒。

4. 頭髮損傷

染髮劑內的化學成分有可能對頭髮造成損傷,使髮絲變得脆弱易斷,甚至導致病理性的脫髮。

二、市面上的不同染髮劑之間有何差異?哪種潛在危害更大?

市場上存在各種不同種類的染髮劑,是否價格越高就意味著品質越好?事實上並非價格越昂貴的染髮劑就越佳。通常染髮劑可以劃分為以下四類:

1. 金屬鹽類染髮劑

以醋酸鉛為主要原料的這類染髮劑雖然著色力強、色澤持久,但因含鉛量問題已被多國禁用。

2. 永久性染髮劑

這類化學合成的染髮劑主要由對苯二胺和雙氧水構成,是市場最常用的一種,佔比達到了80%。對苯二胺此前被列為三類致癌物,國家對其劑量的規定是“最大濃度不超過6%”。

3. 植物性染髮劑

主要成分為純天然植物或其提取物的植物性染髮劑相對較安全,但其原理是通過將染色分子附著於毛髮表面,因此持久性較差。

4. 直接型染髮劑

分為暫時性染髮劑和半永久性染髮劑兩種類型。暫時性染髮劑只是短暫附著在頭髮表面,而半永久性則是部分滲透進毛發表皮層直接進行染色,整體上較為安全且對頭皮損害較小,不過其顏色保持時間較短。

空軍總醫院皮膚病醫院院長、主任醫師劉瑋強調,染髮劑中的苯二胺類物質是主要的危險來源,這類物質不僅容易誘發敏感反應,還有潛在的致癌風險。

此外,北京武警總醫院的血液科主任李昕權指出,黑色染髮劑中所含苯二胺類物質和重金屬鹽的含量最高,因此風險也最為顯著。這類物質在受熱時可透過頭皮進入毛細血管,隨著血液流通抵達骨髓,甚至有可能誘發白血病。

不僅如此,很多年長者偏愛使用“一洗黑”這類產品解決白髮問題,但實際上不少“一洗黑”品牌並非出自正規大廠,產品品質缺乏保證。如果長期頻繁使用,不僅增加了過敏和身體損害的可能性,還潛藏著其他風險。

三、掌握四項安全染髮技巧,但有七類人群不適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的主任醫師楊淑霞提醒大家,追求美麗固然重要,但在染髮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以降低染髮帶來的傷害:

1. 使用前做皮膚試驗

由於染髮劑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建議在耳後進行小範圍的皮膚測試。如有過敏癥狀發生,則應避免使用該產品。

2. 遵循說明書操作

如果是自行在家染髮,務必嚴格按照產品包裝上的說明進行使用。

3. 盡量避免塗抹到頭皮上

若染髮劑接觸到頭皮並被吸收,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盡量防止它接觸頭皮。同時,清洗時必須徹底清潔,以避免殘留的染髮劑對皮膚造成傷害。

4. 控制染髮頻率

過度染髮會對頭髮造成損害,讓頭髮變得乾枯分叉,更加脆弱。因此,適當控制染髮的頻率至關重要。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的皮膚科副教授梁燕華提醒,對染髮劑過敏的人群、天生發質差的人、經期女性、戶外工作者、頭皮受損者、兒童與老年人以及肝腎功能不全的人群,還包括妊娠期及分娩後半年內的女性,都不太適合染髮,最好避免。

不少女性為了維護美貌而選擇染髮,但頻繁的染髮可能會伴隨多種健康風險,特別是對於一些特殊人群來說,染髮更需謹慎。

要想安全地進行染髮,建議先行進行敏感性測試,遵照說明書指引進行操作,盡量避免接觸頭皮並在使用后徹底清洗。另外,合理控制染髮頻率也同樣重要。

本內容純屬虛構的小故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加工,請理性閱讀,切勿隨意對號入座。

注:本文涉及的人物名稱均為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