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萊說
編輯:豆萊說
在中國的排球史上,又許多運動員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而陳招娣卻有著一個略顯悲壯的外號,那就是“獨臂將軍”。
陳招娣和“鐵榔頭”郎平是隊友,可是她卻沒有郎平這麼好命,在她58歲的時候就被查出來癌症而不治身亡。
對於陳招娣的離開,很多球迷都深感惋惜,曾經賽場上英姿颯爽的運動員卻被病痛折磨最終生命停在了58歲那年,
如今距離陳招娣已經離世整整12年的時間,而她最放心不下的女兒卻活成了陳招娣的模樣。
1977年的亞運會,1981年的世界盃,1982年的世錦賽……一次又一次的比賽,陳招娣用行動證明瞭自己的實力,也讓世界記住了中國女排。
然而,勝利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付出和犧牲。
1978年,在全國排球甲級聯賽上,陳招娣的左臂橈骨第一次受傷,舊傷未愈,1979年,在一次比賽中,同一個位置再次骨折。
面對即將到來的第四屆全運會,她沒有選擇退縮,而是用繃帶吊住受傷的左臂,堅持上場,“獨臂將軍”的稱號,從此響徹賽場。
1983年,由於身體原因,陳招娣離開了國家隊,短暫的7年國家隊生涯,照亮了中國女排的征程。
退役后,她並沒有離開自己摯愛的排球事業,她擔任教練、領隊,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排球運動員,為中國女排的輝煌繼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賴亞文、崔永梅、李雲武……這些後來扛起中國女排大樑的名字,都曾受過陳招娣的指導。
在她的説明下,中國女排再次站上了世界之巔,實現了世錦賽、奧運會、世界盃的三連冠。
然而,命運似乎總喜歡和英雄開玩笑,長期的訓練和高強度的比賽,讓陳招娣的身體早已傷痕纍纍。
在一次體檢中,陳招娣被查出患有直腸癌,這個消息,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晴天霹靂,更何況是對於一個一直堅強,一直為國爭光的“鐵娘子”來說。
但陳招娣並沒有被病魔嚇倒,她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就像當年在訓練場上一樣,從不輕言放棄。
她心中有一個信念:為了女兒,為了家人,她必須堅強地活下去。
這一段抗癌之路,比任何一場比賽都更加漫長,更加艱辛……女兒郭晨的出生,給了陳招娣與病魔抗爭的巨大動力。
為了陪伴女兒健康成長,她硬是與病魔搏鬥了25年,這25年,她經歷了無數次的化療、放療,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
但她從未在女兒面前表現出絲毫的軟弱,她要讓女兒看到一個堅強樂觀,充滿希望的母親。
在女兒的記憶里,母親總是那麼的積極向上,即使在病痛的折磨下,也依然關心著中國女排的比賽。
資訊來源:重慶日報2013.4.2——體育界唯一女少將陳招娣病逝再見了,斷臂將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陳招娣和央視名嘴宋世雄一起擔任解說,她專業的點評和對女排的熱愛,感染了無數觀眾。
即使在病床上,她依然關注著中國女排的每一場比賽,關注著每一個隊員的成長。
2013年2月,郎平帶領廣東恆大隊到北京比賽,特意到醫院看望陳招娣。
看到老隊友,陳招娣的精神頭似乎好了很多,她滔滔不絕地談論著比賽,談論著戰術,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充滿激情和汗水的賽場。
她依然是那個對排球充滿熱情,對勝利充滿渴望的“鐵娘子”。然而,病魔終究是無情的。,2013年初,陳招娣的病情急劇惡化,癌細胞擴散到了肝臟。
這一次,即使是堅強的她也感到了力不從心,她開始頻繁地出入醫院,接受各種治療,但效果甚微。
女兒郭晨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她看著母親日漸消瘦的身體,看著母親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卻無能為力。
她曾經躲著母親偷偷哭泣,也曾經對母親發火,質問命運的不公,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對女兒表達了想放棄治療的念頭。
“要不別治了,回家療養吧。”這句話,像一根針,刺痛了郭晨的心,她知道,母親是真的累了,是真的扛不住了。
2013年4月1日,陳招娣走完了她傳奇的一生,享年58歲。
消息傳出,舉國悲痛,郎平在微博上寫道:“非常想你!我們來世還做隊友!”簡短的幾個字,卻飽含著無盡的思念和惋惜。
陳招娣的葬禮上,來了很多人,有她的家人,有她的隊友,有她的學生,還有無數自發前來悼念的球迷。
資訊來源:搜狐體育2013.4.2——女排五连冠名宿陈招娣病逝郎平愿来世还做队友
他們都來送別這位為中國女排奉獻了一生的“鐵娘子”。女兒郭晨抱著母親穿過的軍裝,失聲痛哭,幾次昏厥,她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
12年過去了,郭晨也從一個悲傷的女孩,成長為一個堅強的女性,她繼承了母親的遺志,考取了國家級排球裁判,用另一種方式延續著母親的排球夢想。
在賽場上,她看到了年輕球員的拼搏和汗水,彷彿看到了母親當年的身影。
她知道,母親的精神並沒有消失,而是通過一代又一代的排球人傳承了下來,她結婚生子,擁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2024年4月17日,郭晨在母親的社交帳號上發了一條動態,吐槽生活中的小煩惱,言語間流露出對母親的思念。
網友們紛紛留言安慰,鼓勵她要像母親一樣堅強,郭晨的回復,也充滿了力量:“我會繼續一直向前的。”
陳招娣她從一個普通的杭州女孩,成長為世界冠軍,成長為中國女排的功勳人物,成長為一代人的偶像,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女排精神”的真諦:頑強拼搏,永不放棄。
“女排精神”不僅僅是一種體育精神,更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民族精神,它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夢想,只要永不放棄,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
陳招娣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留下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她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中國女排的歷史上,銘刻在中國體育的歷史上,也銘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