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價格大跳水!以前上百元一斤,現在9.9元一盒,業內人士:還能降
更新于:2025-03-30 20:25:59

吃到停不下來的快樂,這次終於輪到了水果藍莓。3月份正是廣東藍莓豐收時期,不少街坊留意到,素有“水果皇后”美譽的藍莓一改“高冷姿態”,價格變得越來越親民了。

市民寧女士告訴記者,最近去逛水果市場發現,曾經身價不菲的藍莓價格明顯下降了:大規格、口感佳的每盒(125克)10元左右,甚至有商家還掛出了“10元2盒”的促銷價。“以前買1盒的價格現在差不多可以買2盒,比去年便宜了不少”。

價格低至9.9元一盒

在廣州的多個水果專賣店,曾賣到上百元一斤的藍莓,今年以來普遍迎來價格下跌:每盒125克的藍莓售價在10-15元之間浮動,最便宜的9.9元就能買一盒,摺合下來每斤價格為40-60元

“以前論克賣,現在按斤賣。”在廣州的一家超市,一位消費者表示:“水果店半斤裝的藍莓29.9元一盒,比去年便宜了不少,而且也有廣州本地產的藍莓可選擇,口感還挺好。”

廣東某生鮮超市水果採購負責人表示,以前市面上的藍莓大多是進口貨,而今年以國產為主。今年的採購成本比去年差不多下降了20%,所以售價也比去年便宜了將近20%,銷量上漲比去年差不多翻了一倍。

據瞭解,國內各產區的藍莓價格行情差異較大,某農產品網站的報價顯示,價格普遍在20-40元/斤不等。業內人士表示,藍莓的市場價格懸殊主要與品質、品種直接相關,目前藍莓的價格已處於近年來低位,隨著後續新一批次的藍莓上市,預計到四五月藍莓還將迎來一波降價。

3月27日,某農產品網站展示的各地藍莓最新報價。

與此同時,今年藍莓盆栽價格較去年也下降了不少,有部分品種甚至便宜了一半,銷量也迎來明顯上漲。

在電商平臺上,近期不少藍莓盆栽賣家迎來爆單,銷量在幾萬到上十萬不等,根據株苗的高度、掛果情況一株藍莓盆栽的價格在20至70元之間浮動。據統計,今年開春以來,藍莓盆栽的銷量一路走高,僅3月份就已經賣出了超過100萬株盆栽藍莓,下單的消費者中過半是25歲至35歲的年輕人群。

電商平臺上,不少盆栽藍莓的商家近期迎來爆單。

有網友算了一筆賬,市面上一小盒80克—120克的藍莓,價格在10元—15元之間。而一盆200元的盆栽藍莓,挂果量会比花钱买十盒蓝莓果更多。

在廣州嶺南花卉市場,盆栽区有好几家商户都把蓝莓放在了显眼位置,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來購買。廣東廣州嶺南花卉市場商戶陳先生,近期的銷量可能上漲了40%,上年紀的人買得少一點,年輕人買得比較多。

國產藍莓味美價廉受追捧

藍莓價格變得越來越“親民”,得益於質優價廉的國產藍莓崛起。

藍莓原產於北美,由於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經濟效益,近年來國產藍莓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持續擴大,2020年國產藍莓的總產量就已經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位。

據統計,截至2024年,我國藍莓栽培面積143.82萬畝,比2020年增加了44.38%;去年全國藍莓總產量78萬噸,比2020年增加了197%。產量的迅速增加,讓藍莓價格呈逐年下降趨勢。

廣州番禺某農場,市民在藍莓園拍照打卡。

從事水果收購多年的商家李先生表示,自己近年來見證了藍莓價格逐漸回落的過程,最初藍莓大多數都是進口的,一小盒的價格都要幾十元,摺合一斤要150元-200元。現在,隨著國內大量種植,藍莓價格逐年走低,成為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的水果。

據瞭解,國產地栽藍莓的上市期通常集中在每年的4至9月,進口藍莓上市期在6至12月。而近年來,依託現代化的種植技術,廣東等地產的藍莓實現“反季節”搶先上市,比如近年來在廣州、佛山等地種植的藍莓1至4月就可以率先收穫,搶佔消費黃金檔,這對於種植果農、企業和消費者來說,都是非常大的優勢。

華南農業大學陳日遠團隊培育的“南高系列”大果藍莓品種已在廣東多地種植。

大規格的藍莓一直以來都備受消費者青睞。許多市民表示,廣東產的藍莓不但上市時間早,而且藍莓個頭大,甜度適中,飽滿爽脆口感好。

雖然藍莓價格比過去幾年下降不少,但業內人士依然看好藍莓產業前景。《中國藍莓市場發展趨勢研究與投資前景調研報告(2023—2030年)》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藍莓人均消費為2.63公斤,而中國目前人均消費藍莓量僅為0.26公斤,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南高系列”大果藍莓品種。

品種是決定藍莓品質和價格的關鍵,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優質品種的藍莓都能賣出高價。

昔日“高價水果”紛紛降價

不僅是藍莓,網友紛紛表示,印象中還有不少“高價水果”近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價。

往年七八十塊錢一斤的車厘子,今年甚至一度跌破了20元一斤;

几年前曾上百元一斤的“陽光玫瑰”,如今掉入了“十元檔”價位;

草莓價格價格逐年下降,今年不少地方的每斤售价低至個位数

國產櫻桃3月中旬大批量上市后價格回落明顯,有的品種價格直接“攔腰斬”;

“水果之王”榴槤去年頻傳降價聲,一些地方的水果店甚至出現“榴槤一斤10元”“榴槤100元3个”的標語……

可以發現,一些早年以進口為主的高端水果,近年的價格已不再高不可攀,有的品種價格甚至出現明顯下跌,走起“親民”路線。

資料圖:2023年9月19日,市民在廣西南寧一家超市選購泰國榴槤。新華社記者胡星宇攝

近幾年,隨著國內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進口水果實現了“國產化”,像藍莓、陽光玫瑰青提、軟籽石榴、榴槤、秋月梨、野山柿等原本屬於進口水果區的產品,如今也出現在了國產水果區,消費者選購水果也因此有了更多選擇。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生鮮果蔬相關企業已超過1390.1萬家。對於消費者而言,意味著購買物美價廉的水果有了更多選擇。

未來,隨著種植技術持續突破與市場擴容,消費者可以吃上更多價優質優的水果。對消費者而言,在享受水果的同時,也應理性看待價格波動,在“性價比”與“品價比”間尋求平衡。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