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怕的就是氣血不足!教你一招,氣血雙補,免疫力蹭蹭長
更新于:2025-03-30 16:12:16

“醫生,我這幾天總覺得累,頭髮掉得厲害,冬天手腳冷得像冰塊,是不是身體出問題了?”

在門診,這樣的問題總是層出不窮。

每當患者這樣問,我都會打趣道:

“身體的能量庫要是‘缺電’了,整個人的運行效率可就拉胯了。別擔心,這個問題還能補回來!”

但很多人不知道,所謂的“缺電”,其實在中醫里叫氣血不足。

這不僅僅是一種狀態,而是健康的大敵。

它可以讓你精氣神大打折扣,手腳冰涼、睡不好覺、免疫力下降,甚至讓你更容易感冒

說白了,氣血不足就像一輛車的油箱沒油,跑不動也就理所當然了。

這“氣血”到底是什麼?又該如何補回來?

氣血不足到底是什麼?

氣血,聽起來像是個玄妙的概念,但其實非常“接地氣”。

中醫認為,氣是推動身體運行的“動力”,血是滋養身體的“燃料”。

兩者密不可分,正如汽車需要發動機運轉和汽油驅動一樣,氣推動著血的流動,而血又承載著氣的能量。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氣血不足可以對應到多個層面,

比如血液迴圈減弱、代謝功能下降、免疫力低下等。

血液中的紅細胞負責攜帶氧氣,供給全身各器官。

如果血液生成不足或運輸效率低,人體自然會缺乏能量。

再如,細胞代謝需要能量,氣不足時,代謝也會變慢,這就會導致人感覺疲憊、精神不濟。

氣血不足的成因

1. 久視與久臥的雙重傷害

工作一天后,許多人回家後便“葛優癱”在沙發上,長時間盯著手機刷視頻。

殊不知,這種久視傷血、久臥傷氣的行為,是氣血不足的最大幫兇。

中醫認為,“久視傷血”是因為眼睛長時間緊盯螢幕或書本,耗費過多氣血。

現代醫學也認為,長期用眼會導致眼部肌肉疲勞,甚至血液供應不足。

至於“久卧”,不活動會讓氣血迴圈停滯,身體彷彿變成一灘死水,健康自然每況愈下。

2. 飲食中的“寒涼殺手”

很多人愛吃冷飲、霜淇淋,甚至一年四季都離不開冰啤酒。

這些寒涼食物雖然一時痛快,卻會嚴重傷害脾胃功能。

脾胃是氣血的“加工廠”,飲食不當會直接降低它們的工作效率,進而導致氣血虧虛。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不少人手腳冰冷、腹脹不適,其實根源就在脾胃功能受損。

3. 熬夜與壓力,耗盡你的精氣

熬夜不僅讓人“熊貓眼”加重,還會擾亂身體的代謝節律,損傷氣血。

壓力過大則會消耗心血,讓你整個人都感到身心俱疲。

現代社會的職場人壓力山大,長期的精神緊繃使得氣血源源不斷地被“透支”。

氣血不足的身體信號

如果你的身體是一部手機,氣血就是電量不足時的“低電量警告”。

以下這些癥狀,可能正在提醒你,該給身體“充電”了:

頭暈疲憊,像極了“沒睡醒”

有些人一大早醒來,感覺像是沒睡夠一樣昏昏沉沉。

這其實是大腦供氧不足的表現。

血液的輸送效率低下,腦部營養供應跟不上,自然會感到無精打采。

手腳冰涼,尤其是冬天更嚴重

手腳冰冷,說明氣血無法流通到身體末端,溫暖不足。

尤其在冬天,寒冷環境會加劇血液迴圈障礙,讓人感覺更加刺骨。

皮膚黯淡,頭髮乾枯脫落

氣血不足的人通常面色蒼白、蠟黃,頭髮也容易乾枯分叉。

這是因為皮膚和頭髮得不到足夠的血液滋養,表層細胞新陳代謝變慢的緣故。

女性月經異常,男性免疫力下降

對於女性,月經量少或顏色變淡是最典型的氣血不足表現。

而男性則可能表現為免疫力下降,感冒、疲勞更容易“找上門”。

調理氣血的簡單家庭療法

發現氣血不足也別慌,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説明你逐步恢復氣血,讓身體煥發活力。

1. 溫陽泡腳,讓血液“動”起來

泡脚是很多人熟知的养生方法,但泡腳時水溫最好保持在40℃左右,

時間控制在20分鐘內,不要泡到滿頭大汗。

特別是在冬天,泡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迴圈,緩解手腳冰涼的問題。

2. 補氣血的黃金食材

食補是調理氣血最溫和的方法。

紅棗、山藥、蓮子、紅豆等都是常見的“補血明星”,可以通過日常煲湯、煮粥的方式加入飲食中。

比如,山藥富含多種營養物質,不僅健脾胃,還能益氣血。

而蓮子則有助於改善脾虛,穩定情緒。

3. 日常按摩,疏通經絡

按摩头部和足三里穴是非常推荐的调理方法。

木梳從前額到後腦梳理頭髮,可以刺激頭部經絡,緩解疲勞;

而按揉足三裡穴則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流動。

教你一招,氣血雙補,讓免疫力蹭蹭長

日常調理固然重要,但想要更快恢復氣血,關鍵是做到“飲食+運動”雙管齊下。

1. 飲食均衡,多攝入高鐵、高蛋白的食物

富含鐵的食材如動物內臟、瘦肉、雞蛋等是血液生成的基礎,

而魚肉和豆製品等優質蛋白則是身體能量的來源。

鐵和蛋白質的結合攝入,可以提高血紅蛋白水準,促進血液的氧氣攜帶能力。

2. 規律運動,促進血液迴圈

氣血不足的人不宜做高強度運動,但可以選擇慢跑、快走等有氧運動,每天堅持30分鐘即可。

運動不僅能增強血液流動,還能幫助代謝廢物排出,提升身體活力。

氣血不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身體發出的“信號”視而不見。

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每個人都可以讓氣血重新煥發活力,找回最好的自己。

現在就從一頓營養均衡的晚餐、一次溫暖的泡腳開始,給自己的身體好好“充充電”吧!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