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遵照茶本身的性格特點去泡茶,那麼一定會得到最好的效果。
今天我主要拿紅茶、烏龍茶、白茶這三種茶來舉例,他們具體的沖泡方法,詳細的描述一下每一種茶的沖泡時間、水溫、出湯時間、能夠泡幾泡等。
先說一下紅茶。
咱們就拿蓋碗來舉例,無論是110毫升,150毫升,還是180毫升的盖碗,我們投放紅茶的數量大概都是4到5克,180毫升的蓋碗可以稍微多投放一點,5克也就足夠了。
這是因為紅茶的出湯速度過快,所以一次性不要投放太多的茶葉。
第一泡我們來洗茶,大約用三秒左右的時間,之后的第二泡到第五六泡,每次的出湯時間都在2到3秒,第六泡以後,茶湯味道慢慢變淡,這時候就需要多悶泡一段時間,大概5到7秒,八泡以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味道了,可以直接把茶底倒掉。
我們接下來說一下烏龍茶的沖泡特點。
烏龍茶中鐵觀音、肉桂、岩茶,當然還有我最喜歡的漳平水仙,喝了很多年,依然是老味道,它們的沖泡方法幾乎都一樣,其實無論你喜歡那種茶,無論你喜歡怎麼泡茶,茶的品質一定要保證好。
沖泡烏龍茶主要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洗茶,第二步正式泡茶。
不同於紅茶的地方是沖泡烏龍茶,每一泡使用的水溫都是100度,因為水溫稍微低一點,就會減緩烏龍茶的茶湯析出。
如果我們同樣選擇110到180毫升的蓋碗的話,烏龍茶的投茶量大概是4到5克,有的人喜歡多投放一點,比如說8克左右都是沒有問題的,這主要取決於烏龍茶出湯緩慢。
在第二泡以後的每一泡同樣是秒出,秒出的大概時間就是2到3秒。
我們拿白茶來舉例。
這裡我們主要提到的是福鼎白茶。
沖泡福鼎白茶,他的投茶量和洗茶時間幾乎和紅茶是一樣的,無論是牡丹、壽眉還是白毫銀針,投茶量大概都是4到5克。
想喝好茶,一定不要長時間悶泡,悶泡時間過長,那種苦澀的味道把好茶給糟踐了。
以上拿三種茶來舉例,我們大概說的都是正常的散裝茶葉。
如果投放茶餅的話,緊壓型的茶葉需要醒茶時間稍微長一點,多兩到三秒,接下來就可以品嘗濃郁的茶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