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發展低空經濟,四川各地擼起袖子加油干。3月28日,“2025四川低空經濟發展大會”在成都空港國際會議中心開啟,現場發佈了《四川省低空經濟工作報告》,明確至2026年培育10家以上行業領軍企業,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建成覆蓋基礎設施、應用場景、標準體系的完整生態圈。
成都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自貢建設國家通用航空先進位造業基地、綿陽建設西部通航產業創新高地、宜賓建設四川低空經濟“第四城”……記者從大會現場獲悉,各地跟進自身優勢,紛紛提出了目標與“作戰圖”。
活動現場
“低空經濟牽動千行百業,每座城市都依託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形成低空經濟的發展重點。”四川省低空經濟協會籌備委員會副秘書長李國忠表示,成都的人口基數比較大,以應用場景為主;自貢、德陽是重工業城市,以低空經濟製造業為主;綿陽是中國科學城,院士特別多,以低空經濟相關研發為重點。
以達州為例,低空經濟何以高飛?當前,達州正在全力爭取全省低空經濟試點,努力躋身四川低空經濟“第四城”。達州依託河市機場建設7平方公里低空經濟產業園,重點佈局通航製造、通航運營、應急救援三大主導產業和航空物流、航空培訓、通航文旅三大輔助產業,力爭到2027年產值突破100億元。
“重裝之都”德陽該如何“飛”上低空經濟的風口?德陽低空產業研發重點主要聚焦中大型無人機,將主要運用在應急救援、低空旅遊、農林作業、氣象人影、城市安防、電力巡檢、國土測繪、消防等場景。
視線回到成都,成都是全國首批低空空運協同管理改革試驗區,獲批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航空產業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三位,無人機產業綜合競爭力位於全國第一梯隊……當下,成都奮力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這是成都空港國際會議中心的首展。數據顯示,2023年雙流低空經濟規模突破2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增長23%,無人機適航取證數量佔全國總量15%。雙流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空港國際會議中心填補了航空現代商務區高端會議與商務服務的空白。依託該載體,雙流區將積極打造“航空+”特色會展IP,全力發展適航類專業展會、精品會議會展、國際賽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