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首個機器人公園亮相 競速未來千億級產業 成都“跑步”入局|成都發展
更新于:2025-03-26 05:57:36

封面新聞記者 趙奕

能跑能跳的機器狗、展開近身格鬥的“機械戰士”,以及三分鐘端出宮保雞丁的智慧炒菜機器人……3月22日,西部首個機器人公園亮相成都,功能各異、形態多樣的機器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

機器人這一未來賽道正加速“起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慧、6G等未來產業。與此同時,成都也積極發展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腦機介面等未來產業。“跑步”入局千億級產業,成都動力來自哪?哪些優秀“基因”能推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集聚提能?

西部首個未來機器人公園開園現場,機器人進行展示(圖源成都發佈)

政策給力

成立產業協會服務機器人產業鏈企業

“真金白銀”助推機器人產業發展

產業要發展,政策扶持不可或缺。機器人產業是成都市打造未來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產業之一。《成都市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明確提出,力爭到2026年,全市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打造100款機器人新品、聚集100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打造100個標杆示範場景,全產業鏈規模突破600億元,建成全國人形機器人研發製造增長極和示範應用新高地。

實際上,近年來,成都市聚焦AI晶片、算力、演演算法、數據、場景構建“1+3+1”產業體系,全力推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據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成都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已聚集超1000家企業,核心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約39%。

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勢頭也越來越猛。3月5日,2025年度機器人產業推進工作會暨成都市機器人產業協會首次會員大會在成都舉行,成都市機器人產業協會宣告成立。聚焦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岸協同,為成都機器人產業發展賦能。

如何賦能,為企業當好服務者?據悉,目前協會已經彙集了50余家企業,從產業鏈分佈範圍來看,包括機器人上游零部件企業、機器人本體企業,以及下游的應用場景企業。從功能類別來看,包括服務機器人企業、醫療機器人企業、人形機器人企業等等。

“接下來,我們還會著力釐清成都市機器人企業底數,通過進一步走訪了解企業需求,把企業的基本情況做成宣傳手冊和資料庫,整體呈遞給市級產業部門,以便接下來更好地開展供需對接。”成都市機器人產業協會秘書長李俊傑表示,協會將不斷為機器人產業鏈企業服務。

3月22日,新川之心未來機器人公園在成都亮相。活動現場成都高新區發佈《關於支持人工智慧(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推出支援企業優惠使用算力、支援大模型研發、支持數據服務能力提升、支持人工智慧賦能千行百業等14條舉措,包含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打造標杆應用場景或試點驗證場景等25個支援方向。

此外,還聚焦算力、算法、數據三大核心要素,推出1億元算力券、1億元模型扶持資金、1億元場景專項資金,為AI創新打造數位“水電煤”,系統性破除人工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中的共性難點痛點,全面夯實產業發展根基。

新川之心未來機器人公園開園現場(成都高新區黨群工作部供圖)

設施完善

打造西部首個未來機器人公園

6個中心推動產業集聚提能

除了政策扶持,打造綜合產業生態至關重要。在新川之心未來機器人公園開園現場,公園以“科技市集”呈現了機器人的前沿應用場景,涉及機器人零售、文創、服務、表演、互動體驗等多個領域,市民紛紛前來打卡,體驗未來科技與城市生活的完美融合。

據瞭解,作為西部首個未來機器人公園,新川之心未來機器人公園將打造機器人產業聚集、測試訓練、應用場景、人才實訓、國際交流、可信算數6個中心。同時,創建全國首個“產學研用”一體化機器人社區、構建“實驗室-中試-市場”全週期支持體系等,以“人工智慧+”賦能產業高品質發展為主線,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集聚提能。

其中,機器人全產業鏈聚集中心依託AI創新中心6.8萬平方米專業樓宇,縱向佈局“核心部件研發-整機集成-場景服務”垂直鏈條。面向未來,機器人全產業鏈聚集中心錨定了三個目標:聚集20家高能級企業、實現15億元產值、催生2家獨角獸企業。

此外,新川之心未來機器人公園在應用端還創新打造了機器人應用場景中心,設置機器人互動體驗、機器人智慧服務、智慧商業等場景,形成“場景驗證-產品升級-生態擴容”閉環,進一步推動集群升級。

“新川之心未來機器人公園的建立,通過真實場景倒逼技術突破,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產業實現‘場景驅動、生態協同、漸進反覆運算、人機共融’,這也將推動新川創新科技園構建機器人產業‘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生態,整合資源,形成完整產業鏈。”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技賦能世運會場景供需對接會(成都市科技局供圖)

機會滿滿

發佈30余項機器人“場景+產品”清單

打通從技術到應用的“最後一公里”

今年8月,2025年世界運動會將在成都舉行,賽事名城的熱情將再度點燃,也將為成都機器人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應用舞臺。3月21日,“科創天府·智匯蓉城”科技賦能世運會場景供需對接會——機器人專場活動舉行。此次對接會針對成都世運會“供”“需”兩端同時發力,將“供”“需”主體彙聚一堂,精準搭建技術產品和應用場景對接平臺,推動新技術、新產品在世運會場景應用落地。

會議現場,成都市科技局圍繞機器人新技術新產品,正式發佈成都市機器人產品供給清單,共涉及25款機器人產品,涵蓋人形機器人、智慧配送、智慧理療、智慧餐飲、智慧巡檢、智慧清潔等領域,可廣泛應用於安全巡檢、移動銷售、重物搬運、互動娛樂等場景。

供需對接會現場展示的機器狗產品(成都市科技局供圖)

目前,成都已成立場景創新促進中心,通過場景創新釋放新需求、推動新應用、培育新產品,正在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此次供需對接會,核心是搭建技術產品和應用場景對接平臺,在供需兩端同時發力,為好產品找好場景,為好場景找好產品。”據介紹,通過新技術、新產品應用,賽事更加科技化、智慧化,也可通過世運會場景向世界展示一批成都智創的新技術、智造的新產品。

據悉,“科創天府·智匯蓉城”科技賦能世運會場景供需對接活動是一個系列活動。成都市科技局將會同相關單位深度挖掘場景側科技需求,持續舉辦場景創新科技供需對接活動,為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提供更多機會,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在蓉轉化、更多專案在蓉落地。

此外,成都世運會執委會宣傳部(開閉幕式部)對2025年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市場開發及智慧製造應用場景進行了推介。包含火炬傳遞場景、AI數位吉祥物、機器人體育展示、機器人智慧零售服務、機器人智慧導覽及機器人禮儀頒獎在內的6大場景需求發佈。活動將推動“科技+體育”深度融合,不僅是對未來智慧生活的探索,更是成都給政策、給機會、給場景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