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 譚浠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前兩次刷單掙到點小錢,我就相信了對方的話。近5萬元現金差點打了水漂,幸好網約車師傅察覺到可疑后及時報警。”事後,四川綿陽的劉女士回憶起自己給陌生人快遞4.97萬元現金,仍心有餘悸。
劉女士寄送的貨物
3月24日下午2點,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刑偵大隊為網約車女司機趙師傅頒發證書和獎金,並將4.97萬現金返還給受害人劉女士。
被攔截的奶粉罐和現金
據介紹,3月18日下午6時許,網約車司機趙師傅在綿陽虹高市場附近接到一個“奇怪”的訂單,送的不是乘客,而是四個鐵罐裝的奶粉和兩提尿不濕。出發前,事主劉女士沒有提供收貨人電話,稱送到地方之後,會有人接貨,並讓趙師傅加了接貨人員微信,趙師傅未曾多想,將貨物放進後備廂後,便開車前往德陽。
被攔截的奶粉罐和現金
“我到了德陽后,就與接貨人員進行了聯繫。”趙師傅說,對方讓她直接將貨物放在路邊的花台處。“我怕貨物出問題,再次與劉女士進行了溝通。”劉女士說會有一個戴帽子和口罩的人過來取貨,其餘不用管。憑直覺,趙師傅察覺此事十分異常,結合自己接受到的反詐培訓內容,她果斷撥打了報警電話。
據趙師傅介紹,她報警後,德陽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八角井派出所民警到達現場。民警仔細查看物品后,發現其中兩罐奶粉有重新封印的痕跡。“民警打開可疑奶粉罐,發現罐內竟藏有大量現金,數額高達49700元。”
綿陽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接跨市通報后,立即啟動合成作戰機制,后經工作,查實事主劉女士現居住在涪城轄區。為調查清楚事情來龍去脈,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刑偵大隊民警連夜找到劉女士,查問情況后,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與客服人員的聊天記錄
據劉女士介紹,今年3月,她收到一個陌生快遞,裡面有一個群聊二維碼。在好奇心驅使下,她掃碼進入了一個陌生群聊。在客服人員的誘導下,劉女士點擊群內連結,下載了一款刷單返利的APP,並在對方的一步步引導下開始所謂的“投資理財”。“前期兩次投入少量資金,且完成任務後,賺取了幾十至幾百元的傭金。”劉女士認為對方說得對,自己只要完成任務,在家裡就能掙到錢。嘗到甜頭的劉女士準備加大投入,按照對方的要求打款進行刷單任務。
3月18日,劉女士又收到一個任務單,對方稱預付5萬元,完成任務後可返利1.75萬元。“她給我說線上預付大額通道比較擁擠,建議採取現金線下支付。”劉女士說,對方稱群裡很多人都是這樣操作,拿回刷單的投入和盈利。“我想大多數人都這樣操作,應該沒有問題,我也準備這樣做。”
與客服人員的聊天記錄
按照客服人員的指示,劉女士前往銀行分三次取現5萬元。隨後,劉女士在奶粉罐中藏匿現金4.97萬元,並聯繫網約車投遞。而另一邊,詐騙分子也安排人員在德陽市接收。
現金返還受害人
警方和網約車公司為駕駛員頒發獎金和證書
幸運的是,趙師傅在帶貨到指定地點時,察覺到“神秘訂單”可疑,及時報了警,成功攔截被騙現金4.97萬元,為劉女士挽回了損失。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