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不住了!先吐槽6個你可能見過的“腦殘”設計
更新于:2025-03-27 21:43:30

前言

有時候,看到一些設計時,你會忍不住想:“這真是有人認真做出來的嗎?”那種設計,不僅讓人疑惑“誰會用?”完全不考慮實用性,雖然大家都喜歡追求個性,但有些“設計”真的讓人一臉懵逼。

我實在憋不住了,來跟大家分享6種設計,簡直讓人不禁想大喊:“這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那麼,到底有哪些設計堪稱“腦殘”?

清涼油

打開一瓶清涼油簡直就是現代版的"拔劍神功"。

這個小小的玻璃瓶不僅設計了一個密不透風的金屬螺旋蓋,更絕的是蓋子上還鑲了一圈防滑紋路,看似是為了方便開啟,實則完全派不上用場。

夏天蚊子最活躍的時候,偏偏清涼油就愛跟人耍脾氣。

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手心都冒汗了,瓶蓋紋絲不動。

一家人輪番上陣,愣是打不開這個固若金湯的堡壘。

有時候好不容易打開了,那股濃烈的薄荷味又嗆得人直咳嗽。

還有那些設計成玻璃珠滾動式的,看似高端,用起來油都堆在瓶口根本推不出來,最後還得用力擠,結果一不小心噴得滿手都是。

衣服標籤

服裝標籤就像是衣服里安插的一個小間諜,總在你最放鬆的時候給你來一記突襲。

這些標籤不僅用料粗糙,還特意選用了最容易扎人的材質。

更讓人無語的是,一件衣服里往往藏著好幾個標籤,從品牌到洗滌說明,恨不得把整本使用手冊都縫進去。

晚上睡覺翻個身,後頸就被劃得生疼。

泳裝的標籤更是重災區,水一沾濕就像砂紙一樣摩擦皮膚。

有些品牌為了彰顯高檔,特意用燙金工藝製作標籤,結果那些金屬顆粒掉落在皮膚上,癢得人抓狂。

明明是個小配件,硬是把穿衣體驗變成了受罪。

短小的八寶粥勺

八寶粥罐里的塑膠小勺就像是為侏儒設計的餐具。

這個迷你尺寸的勺子,握在手里就跟玩具似的。

想要挖到罐底的棗子,手指得像變魔術一樣伸進去。

勺柄短得離譜,手掌都伸不進去,只能用三根手指夾著。

吃到一半,勺子就掉進罐子裡,想撈出來還得把整個手都伸進去摸索。

這種設計完全沒考慮到正常人的手部尺寸,用起來既不衛生又不方便。

最搞笑的是,有些品牌還在勺柄上印了logo,好像生怕你忘了是誰家的產品在折磨你。

盲道設計

城市裡的盲道設計堪稱是"迷宮探險"。

有些路段的盲道突然消失在草叢裡,彷彿是通向異次元的傳送門。

路邊的店鋪為了方便裝卸貨物,直接把盲道當成了臨時停車位。

商場裡的盲道更是神奇,能把人引導到衛生間的死角。

一些路口的盲道乾脆和井蓋完美融為一體,像是在玩"障礙跑"。

還有些地方為了美觀,用深色地磚代替了標準的黃色盲道,結果視障人士根本分辨不出來。

這些設計完全背離了盲道的初衷,把原本應該起到引導作用的設施變成了擺設。

米袋封口線

大米包裝上的封口線就像是在跟購買者玩捉迷藏。

那根細細的紅線藏在米袋的褶皺里,找都找不到。

就算好不容易找到了,拉動的時候又總是斷在最關鍵的位置。

有些品牌為了省錢,用最廉價的材料製作封口線,摸上去滑溜溜的根本抓不住。

更誇張的是,有些封口線是通過熱封工藝固定的,結果拉的時候整個封邊都跟著撕開了。

這種看似便捷的開啟方式,最後往往以剪刀或者暴力撕扯收場,弄得米粒撒得到處都是。

插線板

插線板就像是一個充滿惡意的玩笑,表面上寫著"六孔位",實際上能用的可能只有兩三個。

那些插孔之間的間距,彷彿是按照火柴盒大小的插頭來設計的。

稍微大點的充電器插上去,立馬就佔據了周圍兩三個插口的地盤。

有些插線板的插孔還特別扁平,插頭稍微歪一點就接觸不良,充著充著就自動斷開了。

更誇張的是有些插線板的插孔分佈毫無規律,東一個西一個的,就像是設計師隨手撒上去的一樣。

有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能用的插孔,結果插頭的方向和電源線走向完全相反,電線被扭成了麻花,看著就讓人心亂。

結語

好的設計應該是在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新的問題。

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真正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的人性化設計,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舒適。

畢竟,產品設計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服務使用者,而不是讓用戶去適應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