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招市場,迎來了“AI熱潮”。3月26日,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對接服務重慶郵電大學專場暨2025年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啟動儀式舉行。
▲3月26日,招聘會現場人流如織。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現場,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重慶資訊通信研究院、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近400家用人單位集中攬才,提供崗位1.8萬余個。
記者注意到,無人機駕駛、AI應用研發工程師、人工智慧訓練師等前沿崗位佔比較高,折射出市場對AI人才的迫切需求。
AI產業前景向好 供需兩旺
DeepSeek的火爆“出圈”,讓公司看中AI產業的廣泛前景,在好幾年前便開始布局相關領域的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的業務一直跟AI有關,由於AI的訂單、市場和需求增長迅速,我們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招聘經理鄭鸞介紹,為此,該公司專門拿出AI類崗位,並給出20萬以上的年薪。
▲招聘會現場,近400家用人單位集中攬才,提供崗位1.8萬余個。 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AI應用開發工程師也在重慶中郵信科集團本次的招聘崗位之中。該公司校招負責人陶茜介紹,“這個崗位主要做大模型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落地,例如我們會在一些醫療場景、學校校園場景中應用智慧問答;我們也會把這些AI的一些大模型運用到企業之中,探索如何進行實際應用。”
那麼,這類企業更看重應聘者哪些特質呢?
▲招聘會現場,大學生正在與企業對接。 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對於應屆畢業生,我們更看重學生的潛力,通過他在學校的經歷、面試來評估學生後期在公司的一個成長發展情況。”鄭鸞說。
陶茜也坦言,對於應屆同學,公司會要求其在校有相關的一些項目經驗,進入公司后能夠較快上手實際工作。
據統計,活動當天累計吸引6000餘人求職,各用人單位收到簡歷超過2萬份,現場初步達成意向人數1500餘人,其中碩士500餘人,本科1000餘人。
“一條龍”服務體系 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多機會
現場,不少在讀研究生也專程前來尋找AI方向的機會。
“好多崗位和我專業相關,我列印的簡歷可能要不夠投了!”龔志偉是重慶理工大學電子資訊專業研究生。此刻,他手裡拿著簡歷,站在展牌前認真思考先去哪一個企業了解情況和投遞簡歷。
“現在AI和演算法相關的崗位需求都很大,機會也多。”他告訴記者,兩年前選擇專業時就瞄準AI賽道,此次專攻演演算法工程師、AI工程師等崗位,期望年薪在20萬元左右。
▲招聘會現場,大學生正在關注招聘資訊。 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據瞭解,本次活動聚焦重慶市重點產業發展,結合周邊高校學生專業,設置“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專區、“416”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專區、互聯網與新興科技專區、現代服務業專區等招聘專區。
招聘現場設立“就業指導”“就業見習”“留渝來渝”“渝才薈”“檔案職稱”等宣傳專區,為求職者提供簡歷修改、人才測評、政策諮詢等服務,配套形成“一條龍”服務體系。現場特設“輔導員服務諮詢台暨院企合作洽談區”,用人單位可結合自身需求與相應學院進行溝通交流,通過政校企合作,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多機會。
500場以上進校活動 覆蓋70余所高校
與龔志偉同行的徐元培也是求職者中的一員,他表示對於就業,他在盡可能多找機會,也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多開展。
“今天的重郵專場,是2025年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啟動後的首場活動。”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將開展進校園活動500場以上,覆蓋全市70余所高校,助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高品質充分就業。
▲3月26日,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對接服務重慶郵電大學專場暨2025年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啟動儀式舉行。 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具體來講,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將圍繞政策宣傳進校園、招聘服務進校園、就業指導進校園、創業服務進校園、職業培訓進校園、困難幫扶進校園等六方面,對2025屆高校畢業生及往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送崗位、送服務、送政策等全方位就業支援。
據悉,自2024年《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我市圍繞“崗位留人、政策留人、服務留人、環境留人”四方面,實施發佈的15項含金量滿滿的政策舉措廣受市內外高校畢業生好評。今年3月,重慶又印發《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方案》,通過優化人才培養供給體系、強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體系等6大重點任務,制定了十萬大學生職業體驗、萬名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等新一輪支援政策,助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高品質充分就業。
2025年,全市將繼續舉辦留渝來渝集中對接服務活動41場,舉辦6000場以上招聘會,提供100余萬個就業崗位。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將繼續深入實施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紮實開展“百萬人才興重慶”系列引才活動、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大創慧谷·職引未來”、民營企業招聘月、金秋招聘月、“就在山城”網路直播等招聘對接活動,力爭吸引40萬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努力把重慶打造成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西部就業創業首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