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機遇。據《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測,至2029年,中國的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50億元的新高度。這一趨勢的推動者之一,便是DeepSeek人工智慧公司,其在大模型領域的突破為人形機器人注入了具身智慧的新活力。當前,人形機器人已逐步滲透至工業場景,國內外對其商業化落地的預期普遍樂觀,整個產業鏈呈現出多元化、競爭激烈的新態勢。
在AI技術的浪潮中,聯想集團也邁出了重要一步。在聯想FY25/26財年誓師大會上,聯想中國正式推出了“樂享”AI智慧體,這一創新產品旨在成為公眾、客戶及合作夥伴的官方入口。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劉軍表示,“樂享”能夠進行意圖理解、任務規劃,並能調度各領域智慧體,為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開源證券分析指出,AI Agent的商業化加速不僅將推動端側AI應用的落地,還將拓展AI的應用範圍,並帶動對推理算力的需求。
在醫療健康領域,基因測序技術同樣取得了顯著進展。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宣佈,其自主研發的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晶元已在全國篩查超過700萬新生兒。這款針對中國人群的全球首款耳聾基因晶元,為預防和治療耳聾提供了有力支援。西南證券分析師杜向陽認為,政策扶持、技術進步以及消費升級將共同推動基因測序行業的蓬勃發展。隨著測序技術的反覆運算升級,測序成本不斷降低,測序速度、長度和通量均得到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低空經濟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據中國民用航空局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035年更是有望突破3.5萬億元大關。隨著低空經濟的迅速發展,低空經濟網路資訊基礎設施的建設變得尤為迫切。通感一體技術作為關鍵一步,能夠實現飛行器資訊的即時傳輸和共用,提升低空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甬興證券指出,基於5G-A的通感一體化網路在低空經濟中將發揮重要作用,有望加快5G-A的建設進程。
在即將於4月26日至27日舉行的第二屆全球低空經濟論壇春季會上,出席者將圍繞“低空交通一張網標準”和“低空經濟發展趨勢”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
AI技術的廣泛應用也為動漫、影視以及虛擬陪伴等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開源證券建議,投資者應堅定佈局AI產業方向,包括大模型/通用Agent、AI動漫/影視以及AI虛擬陪伴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