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MF)與北京市文物局簽署合作備忘錄,該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開幕啟用。在開幕活動中介紹,由該基金會參與修復的北京故宮乾隆花園將於今年9月對外開放。
乾隆花園預計今年9月開放的消息一發,眾人目光再次聚焦這座被譽為紫禁城中“最豪華”的花園。
乾隆花園算是暱稱,這裡本名寧壽宮花園,南北長160米,東西寬約40米,為四進院落,是唯一一個專門為皇帝退位后私人使用的帝王“養老院”。花園裡既有私家園林玲瓏秀巧的風貌,又與皇宮華貴富麗的氛圍相協調。
目前乾隆花園一進院外有紅色的圍擋,觀眾從指示牌上可以識別出“寧壽宮花園”。
4月1日,在故宮午門開展的“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上,觀眾可以率先看到乾隆花園裡的“曲水流觴”景觀。乾隆當年在禊賞亭內,設計了一條蜿蜒的石刻水槽,稱為“流杯渠”。
今年9月,乾隆花園將部分開放,向公眾揭開神秘面紗。乾隆花園位於紫禁城東北部,建造於1771年至1776年,作為清高宗乾隆皇帝退位後居所的一部分,體現了乾隆皇帝的審美和喜好。花園佔地6000多平方米,包括四進院落和散落在假山之間的27座建築物,是現存的18世紀中國皇家建築內簷裝修的傑出典範。近一個世紀內,其建築從未對公眾開放。
(記者 鄧耀明 郭麗娜)
來源:北京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