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白內障是晶狀體混濁導致的視覺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屈光改變、單眼複視或多視、眩光等。該病多見於老年人,且隨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目前尚無有效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是其主要治療方法。
一、病因
1、老化: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內的晶狀體也會發生老化,透明度降低,從而引起白內障;
2、遺傳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可能與遺傳有關;
3、眼部外傷:眼部受到過外傷後可能會造成晶狀體混濁而形成白內障;
4、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疾病可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從而引發白內障。
二、癥狀
1、視力下降:早期可出現輕度視力下降,隨著病情發展,視力會逐漸下降;
2、屈光改變:由於晶狀體混濁程度不同,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屈光改變;
3、單眼複視或多視:晶狀體混濁程度較重時,光線進入眼睛后無法聚焦在視網膜上,會出現單眼複視或多視的情況;
4、眩光:當光線進入眼睛後,在晶狀體內部會發生折射和散射,從而產生眩光現象。
三、檢查
1、裂隙燈檢查:通過裂隙燈檢查可以觀察到晶狀體渾濁的程度以及位置;
2、超聲檢查:超聲檢查可以判斷晶狀體混濁的位置以及形態;
3、眼底鏡檢查:眼底鏡檢查可以瞭解晶狀體混濁對視網膜的影響。
四、治療
1、藥物治療: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治療白內障,若患者存在炎症反應,則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進行抗炎治療;
2、手術治療:對於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和飛秒鐳射輔助下人工晶體植入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