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肌肉在逐年減少,4種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抓緊吃起來
更新于:2025-03-26 14:43:33

張阿姨今年59歲,自從退休后她一直有運動的習慣,不過最近她發現自己總是走一會兒就開始腰酸乏力,甚至上半身都不能直起來

這樣的困擾嚴重影響了張阿姨的生活品質,起初周圍的朋友們都認為是骨質疏鬆引發的癥狀,但張阿姨很早以前就做好預防了,而且腰部最近也沒損傷過,一時間不知道是怎麼了?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九院骨科主任趙傑教授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導致骨骼肌品質下降、肌力減退,從而被肌少症盯上。張阿姨就是腰背部肌少症導致人不能自如的活動,連坐著和站立都有了問題。

一、50歲后肌肉流失加快,警惕“肌少症”

人體在40歲之前,肌肉量會不斷增多,肌力會不斷增強,到了40歲左右達到頂峰並保持著。但從50歲後開始,人體的骨骼肌量會不斷減少,肌力會不斷下降。

研究發現,50歲之後人體腿部肌肉品質每年會減少1%—2%,肌力每年會減少1.5%—5%

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社區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可達8.9%—38.8%,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會不斷增加,80歲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甚至可高達67.1%,男性患病率要比女性更高。

長沙市第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鄧婷指出:肌少症是一種影響骨骼肌品質、力量甚至導致功能喪失的一種漸進性疾病

肌少症會導致老年人的生活品質降低,導致老年人更容易摔倒、骨折,甚至被死亡盯上

肌少症一般可分為原發性肌少症繼發性肌少症兩種,原發性肌少症是衰老、遺傳導致的,而繼發性肌少症則是疾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養不良、濫用藥物、缺乏運動等原因導致的。

二、肌少症高發,警惕老人出現5主要癥狀

據《中國老年人營養與健康報告》數據顯示: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肌肉流失可達30%,而80歲以上的老年人肌肉流失可達50%,出現摔倒、骨折的風險很高。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主任醫師董碧華提醒:出現下面幾個徵兆,要警惕是肌少症來臨!

1、走路緩慢

被肌少症盯上后,大腿肌肉力量會不斷下降,因此走路時會有種沒勁兒、走不快的感覺。

2、握力下降

如果好好出現了打不開罐頭、提不動水壺、擰不乾毛巾等癥狀,可能是握力下降的表現,要警惕肌少症來臨。

3、體重減輕

沒有刻意去減肥,但卻在半年前明顯的體重減輕,體重下降超5%,要警惕肌少症作祟。

4、反覆跌倒

如果在一年內不受控制地、連續在平路上摔倒超過兩次,要小心是肌少症發出的信號。

5、上樓雙腿沉重

上下樓梯很困難,或者走路、起身都很慢,可能是肌少症作祟。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戴淼指出:判斷是否患了肌少症,可通過自測小腿圍握力檢測來測試。

如果小腿圍比指圍要小,那患肌少症的風險就會更高;

圖源網路

也可用優勢手自然下垂來握住握力計,並用最大力氣來握取兩次然後取最大值,如果男性低於28千克,女性低於18千克,那就要小心肌少症。

圖源網路

長沙市第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鄧婷指出:對於繼發性的肌少症患者,要儘快明確病因,並積極對症治療。如果是有基礎疾病的肌少症患者,那就要積極治療基礎疾病,以此來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減緩肌肉量和肌力的減少。

三、不想老了乾癟,日常最好常做3件事

為了更好的保證身體健康,平常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日常盡量要做到這幾件事。

1、飲食上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D3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九院骨科主任趙傑提醒:飲食上盡量要多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D3,可以多吃肉類、牛奶、雞蛋、豆製品等食物,建議50歲以上的人每天要補充800—1000IU的維生素D3。

2、日常保持規律運動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臨床營養科周卉珺提醒:運動是保持肌肉量、肌力最有效的一種方法。

建議平常要多進行游泳、步行、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還有拉彈力帶、抬腳等抗阻運動,及拉伸運動、平衡運動等,以更好的提高肌肉力量。

3、長期保持良好的狀態

周卉珺提醒:平常要保證良好的生活方式,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也有助於減少肌少症的發生風險。

老年人要小心肌少症,一旦被肌少症盯上,就可能出現一些異常癥狀。平常要在生活中做好肌少症的預防,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飲食上多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D3等。

參考資料:

[1]《老年人瘦是好事嗎?警惕老年肌少症!》.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2022-07-22

[2]《中國超過一半的老人已經營養不良了!華西專家提醒,警惕爸媽出現3主要癥狀》.華西醫生.2023-02-17 

[3]《本期關注 | 趙傑:千金難買老來肌,說說老年肌少症》.上海第九人民醫院.2022-07-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