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管,長期高血糖下,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更新于:2025-03-26 14:39:53

01

一、長期血糖高:胰島損傷大

首先,長期高血糖會直接導致胰島功能受損。胰島是胰腺中的內分泌部分,負責分泌胰島素,這是一種調節血糖的關鍵激素。胰島素能夠促進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從而降低血糖水準。然而,當血糖持續升高時,胰島細胞會受到損害,胰島素分泌減少或功能降低,進一步加重血糖升高的狀況。這種惡性循環如果不加以干預,最終可能導致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生。糖尿病患者會出現多尿、口渴、乏力、體重下降等癥狀,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02

二、長期高血糖會引發心血管疾病

其次,長期高血糖會引發心血管疾病。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是血管壁內脂肪沉積和纖維組織增生的過程,導致血管變窄、硬化。這會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易引發心絞痛、心力衰竭和腦梗死等嚴重併發症,威脅生命安全。

03

三、長期高血糖傷腎臟

除了心血管疾病,長期高血糖還會對腎臟造成損害。高血糖會導致腎臟微血管病變,影響腎小球的濾過功能。長期以往,會逐漸發展為蛋白尿,進而可能導致腎功能不全,甚至腎衰竭。腎臟是調節體內水分和電解質平衡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受損會導致水腫、高血壓等癥狀,嚴重時甚至需要接受透析或腎移植治療,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此外,高血糖還會引起膀胱功能障礙,導致排尿困難,增加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等疾病的風險。

04

四、長期高血糖對神經系統損壞

高血糖會影響神經細胞的代謝和功能,導致周圍神經併發症。患者可能會出現手腳麻木、疼痛、感覺異常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影響運動功能,降低生活品質。此外,高血糖還可能引發自主神經併發症,影響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多個系統的功能。例如,胃腸道神經併發症便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出現噁心嘔吐、排便困難、消化不良等癥狀。這些神經系統的併發症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和社交障礙。

05

五、長期高血糖對眼睛危害大

長期高血糖還會對眼睛造成損害,特別是視網膜。高血糖會損害視網膜的微血管,引起視網膜缺氧、缺血,導致視力模糊、視力下降,甚至失明。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之一,需要早期發現和治療。如果不加以控制,視網膜病變會逐漸加重,最終導致失明。失明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還會增加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此外,長期高血糖還會引起糖尿病足。高血糖會損傷足部血管和神經,使足部容易發生感染、潰瘍和壞瘍。由於傷口難以癒合,嚴重時可能需要截肢,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06

六、長期血糖:可能引發致命急性併發症

07

如何應對長期高血糖?

面對長期高血糖帶來的種種危害,患者應積極進行治療和控制。

1,飲食調整是治療高血糖的基礎

患者應減少碳水化合物、高糖水果、高糖飲料等食物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新鮮蔬菜、蛋白質的食用量。通過合理飲食,控制總糖分攝入,穩定血糖值。其次,運動調整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根據血糖高的數值和醫生建議,每周進行不少於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促進基礎代謝消耗體內糖原,緩解血糖高狀態。

08

2、看醫生合理用藥

如果飲食調整和運動調整后血糖仍然偏高,患者應及時遵從醫囑,選擇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降糖藥物如阿卡波糖片、那格列奈片等,能夠抑制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或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降低血糖水準。胰島素則是一種直接補充體內胰島素的治療方法,適用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降低的患者。

09

3、定期監測血糖,綜合管理

除了藥物治療,患者還應定期監測血糖水準,根據血糖變化調整飲食、運動和藥量,確保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同時,患者應加強糖尿病自我教育,學習糖尿病知識,瞭解如何管理血糖,做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糖尿病患者。通過合理的飲食調整、運動調整、藥物治療和血糖監測,以及加強糖尿病自我教育,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總之,長期高血糖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威脅健康。患者應積極進行治療和控制,通過飲食調整、運動調整、藥物治療和血糖監測等多種方式,保持血糖水準在正常範圍。同時,加強糖尿病自我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是預防併發症、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措施。只有全面、科學地管理血糖,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帶來的危害,享受健康的生活。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