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寶媽每天都在陪著寶寶熬夜,晚上寶寶頻繁醒來,有時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原因何在。
新手寶媽小趙的寶寶現在三個月大,自從成為媽媽以來,小趙的睡眠品質一直很差,尤其是最近,寶寶總是反覆夜醒,令她感到無奈。
直到幾天前,小趙才意識到寶寶頻繁夜醒的主要原因是晝夜顛倒,而她現在已經開始努力調整寶寶的作息。
其實,許多寶媽都經歷過類似的困擾,排除了腸脹氣和腸絞痛后,仍然不清楚寶寶為何頻繁醒來。
實際上,寶寶夜醒的情況與日常的餵養方式、睡眠習慣和生活行為有很大關係,如果寶媽在這幾件事上做錯了或者做的不到位,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睡眠品質。
① 餵養過多過少,導致寶寶肚子不舒服
許多寶寶夜裡哭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肚子不舒服。除了常見的腸脹氣和腸絞痛,餵養不當也可能導致寶寶肚子不適。
例如白天吃得太多,晚上消化不良,造成肚子脹脹的,寶寶自然會哭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寶媽一定要按需餵養,或者多和寶寶互動,增加寶寶運動量。
② 沒有養成睡眠習慣,晝夜顛倒
寶寶的睡眠時間是有限的,如果白天睡得過多,晚上自然會睡得較少,容易導致頻繁夜醒和不願意入睡。
為了讓寶寶能在晚上睡得更好,寶媽需要調整寶寶的作息,早上建議定時叫寶寶起床,減少白天的睡眠時間,晚上也要準時安排寶寶睡覺。
③ 入睡習慣不好,比如抱著入睡和奶睡
一些寶媽習慣抱著寶寶入睡或用奶哄睡,以為這種方式能讓寶寶快速入睡,但一旦形成這種習慣,日後就很難糾正。
而且,習慣於抱睡或奶睡的寶寶,晚上醒來發現不在媽媽的懷抱中,就會哭鬧,難以再次入睡。因此,不建議寶媽繼續這種方式,盡量讓寶寶在床上拍睡。
④ 沒有給寶寶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
睡眠環境的好壞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品質,想要讓寶寶晚上睡得更安穩,寶媽一定要給寶寶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
例如,有些寶寶睡在父母中間,父母的體溫會使寶寶感到過熱而醒來;而被媽媽摟著睡,也可能讓寶寶覺得不舒服而頻繁醒來。
建議寶媽將室內溫度控制在大約25攝氏度,濕度保持在45~55%。這樣的環境能讓寶寶更加舒適。
此外,家中若有人熬夜,也可能影響寶寶的睡眠,因此為了全家的健康,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避免熬夜。
此外,寶寶晚上頻繁醒來也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比如皮膚乾癢、腸胃不適或鼻塞等。
無論寶寶屬於哪種情況,只要找到了原因,就能及時調整,讓寶寶和家人都能享受良好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