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銀行株洲城北支行聯動石峰支行攔截可疑掛失取現
更新于:2025-03-26 12:20:00

本文轉自:株洲日報

一張遺失的銀行卡,兩套矛盾的說辭,3萬元來源成謎的“救命錢”。近日,湖南銀行株洲城北支行與石峰支行,通過縝密的風險識別與聯防機制,成功攔截一起可疑掛失取現。

湖南銀行株洲城北支行營業廳內,一位神色焦慮的中年女士

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請問需要辦理什麼業務?”工作人員連忙上前詢問。經過溝通得知,該女士姓李(化名),本次到營業網點來是辦理銀行卡掛失並取現的業務。經工作人員查詢,李女士的銀行帳戶自開立以來,基本沒有使用,零星幾次交易歷史均為綁定微信的小額支付,而就在當日忽然收到了3萬元轉帳,且“反詐風險管理服務平臺”小程序顯示李女士的銀行帳戶為“中風險”。見工作人員正在仔細核實,李女士顯得更加緊張,強調她丈夫患有白血病,這次過來取的3萬元是“救命錢”。而當工作人員問及資金來源,李女士閃爍其辭,說是向朋友借的,但連所謂朋友的姓名都無法說清。而當被問及支付醫療費用為什麼一定要取現金,李女士表現得非常不耐煩,並指責工作人員“多管閒事,沒有同情心”。

鑒於李女士銀行賬戶的風險提示以及她本人的異常行為,工作人員向其宣讀了《辦理銀行帳戶(銀行卡)法律責任告知書》,宣導了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帳戶的法律後果,李女士忽然又改口說“算了,補個卡這麼麻煩,我回去再找找。”

針對李女士的情況,湖南銀行株洲城北支行迅速在行內進行了通報,並按要求將其資訊報送至當地反詐中心。

當天下午,李女士又來到了湖南銀行株洲石峰支行,同樣是辦理掛失並取“救命錢”,只不過這次患病急需做手術的變成了“她弟弟”。根據上午城北支行通報的資訊,湖南銀行株洲石峰支行工作人員告知李女士,須請她到當地反詐中心作進一步核實,李女士見“同情牌”難以奏效,慌忙離開了營業網點。

湖南銀行株洲各網點緊密聯動,嚴格按照銀行帳戶管理要求,防範各類異常業務辦理,築牢反洗錢、反電信詐騙堤壩。同時也溫馨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切勿向他人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卡,切勿向他人提供自己的銀行帳戶用於接收、轉移來歷不明的資金,警惕“説明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

(羅希)

點綠成金 興竹富民
點綠成金 興竹富民
2025-04-07 08:23:47
廚房交響曲
廚房交響曲
2025-04-07 08:25:10
逛吃老道外,香!
逛吃老道外,香!
2025-04-07 08: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