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健康問題總是備受關注。今天,要給大家講述一個令人警醒的故事。62 歲的王大爺,本應在這個年紀享受悠閒的時光,然而,他卻陷入了一場意想不到的健康危機。
王大爺有著長達 10 年的高血壓病史。這十年間,降壓藥就像他每日的 “必修課”。但三個月前,他的身體開始頻繁發出警報。腹脹噁心如影隨形,尿量也莫名其妙地減少,整個人就像霜打的茄子,精神萎靡不振。起初,王大爺自以為是低血糖作祟,可跑去門診一測,血糖水平穩穩噹噹處於正常值。這可讓他心裡犯起了嘀咕,於是習慣性地測量了血壓,這一測,差點沒把他的魂兒嚇飛!高壓竟然飆升到了 180 毫米汞柱,低壓也高得嚇人,達到了 130 毫米汞柱。
王大爺就納悶了,自己天天吃降壓藥,血壓咋還像脫韁的野馬,突然漲得這麼離譜呢?門診大夫見勢不妙,立刻要求王大爺進行全面檢查,還特別叮囑一定要做尿常規檢查。結果出來後,王大爺如同遭受了晴天霹靂 —— 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衰竭!王大爺心裡苦啊,他也知道長期吃降壓藥可能對腎臟不太友好,可萬萬沒想到後果會如此嚴重。這不禁讓人懷疑,長期服用降壓藥真的是導致腎衰竭的罪魁禍首嗎?
咱們得先弄清楚腎臟和高血壓之間那千絲萬縷的關係。它們倆就像一對連體嬰兒,誰也離不開誰,一方出問題,另一方必然受到牽連,相互影響著。長期血壓偏高,腎臟的血管可就遭了殃,腎動脈硬化狹窄,腎臟慢慢萎縮變小。腎臟也不是吃素的,它會通過神經、內分泌調節來升高血壓,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高血壓患者要是控制不好血壓,那患上終末期腎病的風險就像火箭一樣蹭蹭往上升。重度高血壓患者發病的幾率比健康人高了 11 倍不止,就算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發病幾率也比一般人高 1.9 倍。
這麼看來,血壓偏高,腎臟就像在懸崖邊跳舞,隨時可能墜入腎衰竭的深淵。不過呢,真正的幕後黑手可不是降壓藥,而是高血壓本身。只要規律服用降壓藥,把血壓穩穩地控制在正常範圍,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怕就怕像王大爺那樣不按規矩吃藥,血壓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這才大大增加了患上高血壓腎病的風險。
說到王大爺的用藥問題,那可真是讓人捏了一把汗。王大爺的血壓一直居高不下,平時他倒也堅持吃藥。可他心裡老是犯嘀咕,覺得長期吃藥肯定傷腎,於是就自作聰明。只要身體沒癥狀,就擅自把藥停了;等頭暈癥狀一出現,又趕緊把藥吃上。這種間歇式用藥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引發的血壓波動對心臟、大腦和腎臟這些重要器官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
這還沒完,王大爺在用藥過程中還有一個大問題 —— 沒有定期監測血壓。他以為只要按時吃藥就萬事大吉,卻忽略了血壓這個 “調皮鬼” 可能隨時變臉。他不關注自己的血壓變化,也許之前吃的藥早就對他的身體不管用了,可他還蒙在鼓裡。沒辦法及時調整藥物,血壓就像脫韁的野馬,悄悄升高,而他卻渾然不知。所以啊,大家一定要吸取王大爺的教訓,在服用降壓藥期間,定期監測血壓水準就像每天吃飯一樣必不可少,要根據血壓情況及時調整藥物或者更換藥物,讓血壓一直乖乖聽話。
除了用藥問題,王大爺的飲食方式也是導致他血壓失控的幫兇。很多高血壓患者都和王大爺一樣,覺得吃了降壓藥就有了 “免死金牌”,飲食習慣依舊我行我素。王大爺就特別鍾情於重口味食物,什麼鹹的、辣的,照單全收。可長期吃這些重口味食物,就像往血壓升高的火上澆油,對血壓控制那是百害而無一利。控制血壓可不是單靠藥物就能搞定的,得全方位出擊。藥物治療和食療雙管齊下,血壓才能穩穩噹噹。比如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膩、高鹽的食物,這樣才能給血壓穩定打下堅實的基礎。
說到控制血壓,這裏還有兩個誤區得給大家好好講講。
有些老年人一查出高血壓,就心急火燎地想讓血壓立刻降下來,以為血壓降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這可大錯特錯了!血壓下降速度如果像自由落體一樣快,下降幅度太大,身體的供血就會跟不上趟兒。尤其是那些血管已經狹窄的老年人,心肌缺血、腦缺血、腎臟缺血等不良反應就會找上門來,嚴重的話,腦梗、心梗、腎臟梗死這些可怕的併發症就會像惡魔一樣突然降臨,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一些人認為,只要把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就可以高枕無憂,未來肯定不會發生心血管事件。其實啊,血壓持續居高不下,確實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但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只是降低了發病風險,並不代表絕對不會發生。高血壓患者未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和危險分層密切相關。那些已經出現高血壓併發症或者合併糖尿病且有併發症的患者,就算血壓控制得再好,將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超過 30%。這可不是嚇唬人,所以這類人群在控制血壓的同時,一定要格外小心,定期進行全面檢查,對自己的健康情況瞭若指掌。
王大爺的經歷就像一盞紅燈,給廣大高血壓患者敲響了警鐘。控壓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力。一定要謹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這是控制血壓的關鍵一步。定期監測血壓水準,就像給身體安裝了一個警報器,隨時掌握血壓動態。同時,多喝水,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適當運動,增強體質;輔以食療,讓飲食為健康助力。只有這樣,才能讓血壓穩定在正常範圍,減少其他併發症的發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希望大家都能重視血壓問題,遠離健康隱患。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