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早期,常出現5種癥狀,越早發現,存留期越長
更新于:2025-03-26 11:16:11

近年來,全球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醫學調查數據顯示,全球超過3億人受到甲狀腺疾病的困擾。專家們發現,隨著體檢的普及,人們在疾病預防方面獲得成果的同時,“甲狀腺結節”這個名詞,也悄悄出現在越來越多人的體檢報告上。

中國地區,甲狀腺結節在成年群體中,發病率高達20.43%,究竟是什麼導致了甲狀腺結節和其它甲狀腺疾病的瘋狂暴漲?

在眾多的醫學研究和調查報告中,醫學領域的學者們將矛頭指向了碘鹽。然而此舉在預防甲狀腺疾病方面尚未建功,卻引起了人們對碘鹽的恐慌。

一、吃碘鹽,真的會增加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風險嗎?

曾幾何時,中國因缺碘癥狀的蔓延,而大力推廣碘鹽來保證居民的碘攝入途徑,在人們的印象中,碘鹽是一種有益於身心的食鹽,為何在專家的口中,卻和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掛鉤了?

2021年,美國權威的癌症雜誌《BMC Cancer》上提到一項關於碘鹽攝入和甲狀腺疾病風險的研究。該研究收集了51637名參與者的醫療資訊和生活習慣,重點放在甲狀腺疾病和食鹽攝入特徵上。數據顯示,40.25%的參與者(人數20784)檢測出甲狀腺結節,其中0.76%的參與者(人數390)確診為甲狀腺癌。

研究人員通過對確診患者和健康人群,在碘鹽攝入量、年齡、甘油三酯、身體活動和婚姻狀況等方面進行的數據對比得出結論:日均攝入碘鹽含量會影響到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的發病風險。

6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數據中,碘鹽攝入量以5克為分界點,5克以內有一定的甲狀腺結節風險,超過5克風險達到最高,並隨之產生甲狀腺癌的風險。

在其它的醫學研究中也發現,甲狀腺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都和遺傳、環境因素、生活方式、輻射水準等有一定的關聯。上述研究中數據也凸顯出,碘鹽對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風險關鍵在於“量”上,正常的碘鹽攝入量其實無需擔憂。

此外,年齡、甘油三酯、身體活動和婚姻狀況等都是碘鹽攝入量的獨立風險因素,會增加碘鹽攝入量超過5克的風險,因此也和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二、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學會“要人命”嗎?

甲狀腺疾病在臨床上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良性疾病,如:甲亢、甲減、甲狀腺炎、甲狀腺瘤等,而惡性疾病以甲狀腺癌為主。

醫學體檢數據顯示,國內的甲狀腺結節檢出率高達50-60%,而甲狀腺結節是癌的幾率只有5-15%,良性結節的惡變風險也很低,後續只需定期6-12個月檢查即可。

一般建議,如果發現甲狀腺結節,及時到內分泌科或普外科就診。醫生會根據彩超結果檢查甲狀腺功能,必要時要通過穿刺結節做病理活檢,以最終確定良、惡性。

這裡提醒大家,若甲狀腺結節出現以下特徵,需要高度警惕惡性的可能:

①血供豐富;

②結節回聲低;

③沙礫樣(細沙)樣鈣化;

④結節邊界不清晰,形態不規則;

⑤結節的縱橫比大於1。

·良性的甲狀腺結節,會自己消失嗎?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雖然都是甲狀腺結節,但是背後的病因並不相同,也因此結節的後續發展,是否需要治療、治療能否消除,情況也有所不同。

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黃皓月表示,如果是一些炎性結節,經過炎症的控制和調整,特別是一些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結節,在炎症恢復的時候,結節也可以隨之消失。一些慢性的橋本甲狀腺炎,如果是早期發現,經過規範的治療,也可以達到治癒。

更多的結節是沒有辦法自行消失的,即使經過治療,也只能達到縮小的效果,很難徹底消除。因此,查出甲狀腺結節,既不能過分擔憂,也不能置之不理,需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隨訪、治療。

另外,即便是確診甲狀腺癌,也不用太過緊張,甲狀腺癌素有“懶癌”之稱,病情發展緩慢,治癒率也很高,一般治療預後都比較好。但同時仍要秉持“預防大於治療、早篩早治優先”的理念。

三、留心甲狀腺癌的5個信號

甲狀腺癌發展到後期,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如果放任病情發展,很容易留下後遺症,雖然給患者帶來的生命風險比其它腫瘤更低,但不是沒有,因此也要格外重視。以下5個異常癥狀要記牢,發現后及時篩查,抓住治療時機。

1、頸部結節

頸部結節是甲狀腺疾病的典型特徵,不過它只預示著甲狀腺的疾病風險,並不百分之百代表甲狀腺癌,因此發現后仍然要通過深入檢查才能確診。

2、淋巴結腫大

甲狀腺癌患者也可能出現淋巴結腫大,這種情況多半是甲狀腺腫瘤生長對淋巴結形成壓迫造成的。

3、吞咽困難

甲狀腺的位置靠近食道,當腫瘤不斷生長,也可能壓迫到食道,引發咳嗽、吞咽困難等癥狀。因此出現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難或咳嗽癥狀,也要注意。

4、呼吸困難

當腫瘤生長壓迫到氣管時,就會影響人體的呼吸系統,造成呼吸困難。

5、聲音嘶啞

有的甲狀腺癌患者也會隨著腫瘤擴散,壓迫到喉嚨后,出現由輕到重的聲音變化,聲音變得嘶啞,嚴重時可能失聲。

四、生活中如何預防甲狀腺疾病 ?

人們常說:“預防大於治療”,面對甲狀腺疾病,人們又該做些什麼來維護自己的健康,預防疾病呢?

首先,生活中要避免接觸甲狀腺疾病的兩個常見的風險因素:碘鹽過量攝入和輻射暴露。對於碘鹽攝入量要嚴格控制,最好先去醫院檢測自己的甲狀腺指標和碘元素是否缺乏。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吃刺激甲狀腺的食物,保持心境開朗,也能夠對甲狀腺疾病預防起到好的效果。

另外,時常對鏡自查下頸部健康。學會自查可以大幅度提高疾病預防效率。

一看:頸部有無特殊凸起;是否有結節和異常;如果有結節,在治療中是否有異常變化等。

二找:對著鏡子做吞咽口水的動作,同時觀察甲狀腺的活動,看是否有異常。

三摸:將水含在口中,對著鏡子喝水觸摸頸部,看在吞咽時是否有異常出現的腫脹、小包等。

總結:甲狀腺疾病雖然帶給患者的危險性遠不如其它腫瘤,但是這個“懶病”總歸是疾病,對健康的威脅是切實存在的,因此提醒患者們不要過分憂慮,但也要重視它的存在,早查早治,方為上策!

參考資料:

[1]《碘鹽吃多了,真的會增加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風險!》.健康時報.2021-10-21

[2]《甲狀腺疾病發病率急速攀升,出現這些信號千萬要警惕!》.中山六院.2021-05-26

[3]《甲狀腺結節會癌變嗎?要不要手術?》.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21-09-0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