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中國2020年新增癌症患者457萬人,佔到了全球新增患者的23.7%,2020年我國癌症致死人數300萬人,佔到了全球癌症致死人數的30.1%,無論是新增患者,還是死亡患者都在全世界排行第一。
一、為什麼越來越多癌症患者?
聽起來就讓人害怕的癌症,其實多數都是因為不健康的習慣導致的,很多癌症都是吃出來的。
1.腸癌
肉類攝入過多是誘發腸癌的一大高危因素,營養物質攝入過多能夠給腫瘤的生長提供有利的條件,尤其是含蛋氨酸和絲氨酸的食物,可是癌細胞偏愛的食物。
2.胃癌
高鹽食物、燒烤、麻辣燙、油炸類等的食物,是導致胃癌的高危飲食因素,燒烤類的食物會有致癌物環芳烴類以及苯並芘等,經常吃很容易被癌症盯上。
另外,高鹽分的飲食習慣以及麻辣燙等的食物,都會刺激到胃粘膜,甚至誘發胃癌。
3.肝癌
酒精以及發黴食物,是誘發肝癌的高危因素,飲酒過量會導致人體內產生大量的酒精代謝物乙醛,甚至對身體各個器官產生損傷,而且酗酒的人很容易患上酒精性脂肪肝,甚至慢慢演變成肝癌。
而發黴的食物中會產生一類致癌物黃麴黴毒素,作用在肝臟上有明顯的肝毒性,甚至誘發肝癌。
4.肺癌
肺癌的發生與很多人長期吸煙的習慣有關,當然有些也可能是職業環境導致的。煙草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這些物質不但可能引起基因突變,還可能誘發癌變。
二、早期癌症來臨時,這些癥狀別忽視
多數人對癌症的恐慌,主要來自於癌症似乎與死亡是挂鉤的一種疾病,但其實並不是得了癌症就得等死,早期的癌症治療效果可是要比晚期癌症更好,因此一定不要忽視早期癌症發出的信號。
1.黑痣不斷變化或者有白斑出現
多數人身上都有黑痣,不過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如果發現黑痣突然變大、顏色變深、伴隨瘙癢、出血等的癥狀,要警惕是黑色素瘤發出的信號,有白斑出現無法消除,也要提高警惕,儘快就診排查。
2.大小便異常
如果發現大小便異常,出現尿頻、血尿、蛋白尿或者便血、腹瀉等的排便異常時,要警惕是膀胱癌或者前列腺癌發出的信號,一定要儘快排查。
3.身體某些部位出現腫塊
如果在身體的某些固定位置,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並且一段時間沒有改善的話,要小心是癌症發出的信號,最好及時進行篩查。
4.不明原因的異常消瘦或低熱
很多癌症都可能會因為腫瘤細胞的惡性增殖出現體重驟減的癥狀,像淋巴瘤等的某些癌症還可能會出現腫瘤低熱癥狀。因此,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的異常消瘦或者低熱,也要小心是癌症發出的信號。
5.吞咽困難
吞咽困難可不一定就是咽喉炎症,還有可能是食管癌等癌症的早期癥狀,不加以干預還可能會出現咳嗽、呼吸變得困難等的一系列癥狀。
三、高危人群應重視癌症篩查
被癌症盯上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夢魘,為了避免被癌症盯上,其實最好是做好癌症的預防和篩查,尤其是某些癌症的高危人群,更要重視癌症的篩查。
1.肺癌
建議肺癌的高危人群從五十歲以後開始,每年做一些低劑量螺旋CT檢查來排查肺癌。
像有基礎慢性肺部疾病的人、長期主動吸煙、被動吸煙人群、有肺癌家族史以及長期接觸粉塵顆粒等環境的人,都屬於肺癌高風險人群。
2.胃癌
早期胃癌的治療效果要比晚期胃癌治療效果好很多,因此胃癌高危人群也要定期做好篩查,從四十歲開始最好每年進行一次血清學和胃鏡篩查。
像生活在胃癌高發地區的人、患有基礎胃部疾病、有胃癌家族史、有其他導致胃癌的一些不良習慣等等,都屬於胃癌的高危人群。
3.腸癌
從四十歲開始定期要進行腸癌篩查,做腸鏡就是能夠及時發現腸道有無病變的一種檢查,腸癌的高危人群更要定期做好腸鏡的篩查。
像有腸癌家族史、有致癌的多種不良習慣、有腸道異常癥狀等的人群,一定要隨時提高警惕,定期進行腸鏡篩查。
我國作為癌症大國,多種高發癌症造成了很多人生活的困擾,想要預防癌症,要從改變不利於健康的飲食習慣做起,對於癌症的高危人群來說,做好定期的篩查也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資料:
[1] 這七大癌症都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有這些習慣的人注意了!千萬別再犯.成都商報四川名醫. 2021-06-28
[2]6大高發癌症的篩查方法,太全面了!體檢專案、高危人群、危險信號……都在這裡了. 我是大醫生官微.2022-01-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