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吃完飯都有同樣的感覺:慵懶發困。如果吃完飯直接躺下會導致腹部脂肪堆積,從而增加體重,並且影響了胃的消化和吸收,時間長了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影響,那飯後我們如何做好保健呢?
吃飯後如何保健,這4個注意事項應牢記!
1、利用好飯後半小時
早餐後半小時最好吃點水果,提神醒腦,既促消化又補充營養,吃完水果之後可用手反覆摩擦膝關節,可以使胃經通暢;午餐後半小時適合喝杯優酪乳,再小憩一會,優酪乳中含有大量的乳酸等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同時能協調腸道酸鹼平衡。午睡十幾分鐘即可,即可緩解壓力,又可提高記憶力。晚餐後半小時適合做做家務,疏通經絡,家人之間可以相互按摩,拍打肩背,有助於消化。
2、飯後營養均衡搭配
吃完燒烤之後吃根香蕉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苯井芘的致癌作用,保護腸胃;吃完火鍋之後最好喝杯優酪乳,火鍋溫度高,配料偏鹹辣,對腸胃的刺激較大。吃完火鍋之後喝優酪乳可以有效保護胃道黏膜;如果是吃完油膩的食物,喝杯芹菜汁是再合適不過了,芹菜中的纖維素可以帶走部分脂肪。
3、關注飯後身體反應
如果飯後腹瀉,那就提醒我們近期飯菜需要清淡一些,忌吃辛辣生冷食物,同時還要做好腹部保暖;若飯後覺得脹氣,不消化,需要在飯後喝杯大麥茶或者橘皮水,大麥中的尿囊素和橘皮水中的發揮油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食物的消化。
4、飯後不可急做的十件事
飯後不急於吸煙,飯後胃腸蠕動加快,消化道血液迴圈量增多,此時抽煙危害比平時大10倍;飯後不急於飲茶,茶水中的大量酸性物質會使食物中的鐵變成難以溶解的物質,使人體無法吸收;飯後不急於洗澡,飯後洗澡會使體表血流量增加,從而使胃腸道血流量減少,從而消化;飯後不急於放鬆褲帶,吃飽之後馬上放鬆褲帶會使腹腔內積下降,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現上腹不適;同時飯後不急於躺床上、散步、開車、吃大量水果、刷牙、鍛煉等。
身體不一定是補充營養就能健康的,而是要因時因地的保養,許多人都覺得飯後還能再吃點水果,既補充營養又能助消化,其實是錯誤的,除非在身體有異常反應時可吃相應的水果進行調理,一般情況下,飯前吃水果對身體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