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李伯伯今年65歲了,剛被診斷出晚期結腸癌,而且已經肝轉移了。從那以後,他就變得特別小心飲食。
他總是擔心,雞、鴨、魚、肉這些會加速癌細胞擴散,所以一點都不碰,每天就是青菜配白粥。
可這麼吃,營養哪裡跟得上?果不其然,老李的身體每況愈下,從確診到離世,短短不到兩個月。
說起“發物”,大家可能會想到那個朱元璋和徐達的故事。說朱元璋想除掉徐達,找不到好理由,就趁他生病,送去了“發物”鵝肉。徐達吃了沒多久,就真的走了。
所以,現在好多人生病了,都特別怕吃鵝肉,怕病情惡化。那鵝肉真的是“發物”嗎?吃了會不會讓癌症又回來或者擴散呢?
1、鵝肉是“發物”,癌症患者可以吃嗎?
在中醫的傳統觀念中,食物被分為寒熱溫涼四性,而有些食物被認為具有“發物”的屬性。
所謂的“發”並非指發展,而是指誘發疾病的概念。對於腫瘤患者來說,是否應該避免食用所謂的“發物”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鵝肉作為一種常見的肉類食材,傳統上被認為具有“發物”的性質。據中醫理論,食用鵝肉容易導致肝火旺盛,特別是對於患有脂肪肝和急、慢性乙肝的患者來說,應該避免食用。
然而,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鵝肉並非純粹的“發物”,而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蛋白質來源。
鵝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含量比牛肉、雞肉等其他肉類要高,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卻相對較低,類似於橄欖油的化學結構,對心臟健康十分有益。
研究發現,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可以提高腫瘤患者的體能和生活品質,延長存留時間。
因此,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食用鵝肉並非禁忌。適量攝入鵝肉甚至可以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援,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能狀態。
但是,作為腫瘤患者,也需要注意飲食的多樣性和平衡性,合理搭配其他食材,如青菜、水果等,才能達到更好的營養均衡效果。
2、癌症患者該忌口的,是這4種食物
癌症患者的飲食調理至關重要,適當忌口可以説明防治癌症的復發或轉移。以下是四種應該避免或少吃的食物:
01高脂肪、高糖食物
過多攝入高脂肪、高糖食物,如薯條、糖果、蛋糕等,容易導致體重增加和肥胖,這與一些腫瘤的復發和死亡率增加有關。
02醃制食物
包括鹹魚、臘腸、臘肉等醃制食品,製作過程中需要大量鹽,這些鹽與蛋白質反應形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進入體內后容易生成亞硝胺,是一種致癌物質,與胃癌等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
03酒精
酒精是一種致癌物質,不僅會刺激腸胃,影響消化和吸收,還會刺激黏膜,引起發炎。
長期酗酒還會削弱肝臟的解毒功能,增加肝癌、胃癌等癌症的發生風險。
04燒烤、煎炸食物
這類食物在製作過程中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如雜環胺和多環芳烴,長期攝入可能增加肺癌、肝癌、腸胃道癌症的發生風險。
同時,煎炸食物中含有澱粉和氨基酸,在高溫下容易生成致癌物質丙烯醯胺。
3、癌症患者斷食可以“餓死”癌細胞嗎?別傻了
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通過斷食可以讓癌細胞饑餓而“餓死”,從而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然而,這種觀念並不符合科學事實。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尤長宣指出:“臨床發現,曾經有肝癌患者為了餓死癌細胞,只喝水和少量蔬菜、水果,結果把自己餓死了。”
這說明,單純的斷食並不能對抗癌細胞,反而可能導致患者的身體狀況惡化。
腫瘤細胞的生存並不依賴於食物,而是通過血液迴圈來獲取營養。即使身體不攝入任何食物,腫瘤細胞仍然可以從血液中獲得所需的營養。
因此,少吃甚至斷食並不能讓腫瘤“餓死”,反而可能會造成患者的身體虛弱和免疫力下降,進一步加劇疾病的發展。
因此,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重要的是保持合理的飲食,攝入足夠的營養,以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和免疫力。
合理的飲食結構包括多樣化的食物,如穀物、蔬菜、水果和適量的蛋白質,以及避免攝入對身體有害的食物,如高脂肪、高糖、燒烤、煎炸食品等。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