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自古代起便身價不菲,因香料引發的戰爭亦屢見不鮮。就像香料肉蔻,西方列強為爭奪香料島,征戰長達數百年。胡椒、肉桂、丁香等亦是如此,在古時,香料等同於金錢與貨幣。傳說明朝開國之初,朱元璋甚至用胡椒給大臣發薪,足見香料在古代的暢銷程度。
而今日要介紹的,是一種天然香料植物——百里香。相傳其香氣能飄溢百里之遠。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認識並深入瞭解這種香草植物。
百里香原產於南歐,因香氣濃郁、傳聞可飄香百里而得名。它也被稱作麝香草,因其富含麝香草腦這一化學成分,此成分主要源於麝香。鑒於麝如今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百里香常被用作麝香的替代品,故而有麝香草之稱。
百里香歷史極為悠久,可追溯至5000多年前。古埃及時期,統治者用它製作木乃伊,因其具備極強的防腐能力。北宋時,百里香經陸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當時被叫做地椒、地花椒或山椒、山胡椒。《本草綱目》記載“即蔓椒之小者”,因此得名地椒。
百里香屬唇形科、百里香屬多年生小半灌木狀植物,與薄荷是近親。它全株散發濃烈樟腦香味,莖多數,呈匍匐或向上斜生狀,布滿絨毛。葉子為卵圓形,單葉對生,葉片小巧。花期在夏季7 - 8月,花頂生,花序頭狀,花色有紫色、紫紅色或粉紅色。
宋代醫學名著《證類本草》記載:“百里香其苗覆地蔓生,莖葉甚細,花作小朵,色紫白,固歸莖而生”,描繪的正是如今的百里香。目前,該植物在我國主要分佈於甘肅、陝西及內蒙古等西部地區,是耐寒、耐旱且耐貧瘠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百里香作為天然香草植物,自帶香味,是天然香料。在古代歐洲、埃及及中國,都是常見的調味香料。烹飪肉類、魚類、海鮮等帶腥氣食材時加入,可去腥提香,增添菜餚風味。元朝就有將其作調味料的文字記載,可鮮用或曬乾磨粉使用,如烤肉或燒烤時加入,能讓肉香更濃郁。目前新鮮百里香枝條約30元1斤,其香味獨特,不妨一試。
百里香不僅是香料,還是傳統中草藥,在我國有上千年藥用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北宋。以全草入藥,夏季枝繁葉茂時剪下枝條,鮮用或曬幹備用。有祛風解表、行氣止痛、止咳降壓之效,像小感冒、小咳嗽、牙痛、頭痛、消化不良、高血壓等,都可用其煮水或泡茶。
此外,據現代科學研究,百里香富含百里香酚,是天然植物源殺蟲劑,有強烈驅蟲、殺蟲作用。家中種植百里香,蚊子基本不敢光顧。用其提取的殺蟲劑,能有效殺滅各類害蟲。若在野外遇見,不妨挖幾株回家種植,夏天蚊蟲便不敢進屋。
#百里香 #香料 #藥用植物 #天然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