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和的好麵食更好吃 三技巧和麵更筋道
更新于:2025-03-26 08:53:06

餃子、饅頭、餅……等等的麵食,在用面製作它們時,可不能千篇一律使用同一種和麵方法,想要麵食更好吃,來看看我們介紹的和麵方法吧。

麵粉的使用

麵條

麵粉加入約1/3的冷水,攪拌均勻,醒面20分鐘後壓成面片,然後分幾次在家用壓面機上壓成約1毫米厚的面片,切條即可。若用手擀面,麵團可和的稍軟一些。

放2%的精鹽及少量食用鹼,醒面30分鐘後操作。這樣不僅會增加筋力,而且口感光滑,不易斷條。

煮麵時,可在水面加一湯匙油,麵條就不會粘,還能防止麵湯起泡沫溢開鍋外。

餃子

製作餃子時,和麵加水量介於饅頭和麵條之間(約為45%)。煮餃子時先敞鍋煮皮,皮熟后,再蓋鍋煮餡,溫度上升,餡易煮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敞鍋煮皮,蓋鍋煮餡”。

放2%的精鹽,充分揉和,醒面30分鐘開始操作。麵中放鹽不僅會增加麵筋,出鍋的餃子也不粘皮。

蒸饅頭

500克麵粉加50%左右的溫水,放酵母1%,可加少量白糖,充分揉和後置暖處充分醒發,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柔軟芳香。

烙餅

500克麵粉加50~60%的溫水,醒面20分鐘后揉做,效果極佳。

怎樣和麵更筋道

很多人都喜歡讓麵更筋道更有嚼頭,除了麵粉本身的品質因素,如何和麵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和麵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面光、盆光、手光,在這裡就不多介紹了,因為這是和面必須掌握的基本技巧。總的來說,要讓麵團更加筋道,就是要在和麵的過程中讓麵粉生成更多的麵筋,以下所有技巧都是圍繞這一要點的。

技巧一:和麵的水溫要掌握好

和麵用水的溫度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問題,但其實水溫對面團是不是筋道有很大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冬天和麵要用溫水,其它季節和麵則要用涼水。要說的再具體一些,就是要通過調整和麵用水的溫度來調節麵團的溫度,要讓和面的整個過程中,麵團的溫度始終保持在30度左右,包括和好的麵團。

那麼,為什麼對溫度有這樣的要求呢?這是因為溫度會影響到麵粉中蛋白質的吸水性。據測定,麵粉中的蛋白質在30度左右時,吸水性最強,可以達到150%,而且在這種溫度下更容易生成高品質的麵筋,麵筋的生成率也是最高的。當溫度超過60度時,蛋白質就會變性了,根本不會再生成麵筋。

技巧二:饧面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麵團和好以後必須要放置一段時間再用,這個過程就叫做饧面,它是進一步促使麵筋生成的必備步驟。因為在和面的過程中,並不是所有的蛋白質都充分吸足了水分,而飩面就是讓還沒有來得及吸收水分的那部分蛋白質有充足的吸水時間,從而生成更多、品質更好的麵筋。

飩面的時間長短也是有講究的,冬季至少要饧30分鐘左右,夏季則可以適當縮短些時間。

技巧三:越揉越筋道

麵團饧發完成後,還要經過揉制,就是用雙手將麵團反覆地用力按壓,這一步驟不僅能讓整個麵團的品質變得更加均勻,還能促使蛋白質生成更多的麵筋。如果和的是發面,揉面還能阻止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流失,讓做出的發麵團更加膨松多孔。實踐證明,麵團越揉越筋道,所以你只要不嫌累,就盡量多揉幾次吧。

麵粉的保存

麵粉應保存在避光通風、陰涼乾燥處,潮濕和高溫均能使麵粉變質。

麵粉在適當的貯藏條件下可保存一年,保存不當會出現變質、生蟲等現象。在面袋中放入花椒包可防止生蟲。

麵粉的色澤

正常的麵粉色澤為乳白或乳黃色,蒼白或慘白色的麵粉往往是添加了過量的增白劑。

瞭解到以上知識,再加上我們的烹飪方法,一定會讓麵食更好吃,口口留香。

本文僅為健康科普,不構成用藥或醫療指南,建議出現健康問題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