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癌,夜間會知?睡覺時出現6種不適,可能是癌症或疾病預警
更新于:2025-03-26 08:52:21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忽視睡眠時身體發出的各種信號,以為不過是些小毛病,不值一提。然而,有些時候,這些看似平常的癥狀背後,卻可能隱藏著重大的健康隱患。就像王大爺的經歷,給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鐘。

王大爺退休后的日子過得悠閒自在,偶爾去釣魚,和老友們四處散散步。不過,他有個特別的愛好,就是每天都要小酌幾杯。其實早在五年前,王大爺就因為飲酒過量和飲食不規律,被查出患上了胃炎。在醫生的再三勸阻下,他確實有段時間戒掉了酒。可沒過多久,他又忍不住偷偷喝了起來,家人怎麼勸都不聽。

最近,王大爺明顯感覺自己的身體大不如前。失眠成了他的 “常客”,常常半夜突然驚醒,整個人精神恍惚。偶爾還會覺得胃部不舒服,反酸、消化不良的癥狀也時有發生。在家人的反覆勸說下,他才極不情願地去了醫院。這一檢查,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 胃癌!幸運的是,發現得早,是早期胃癌,通過胃鏡下黏膜切除手術就可以治癒。醫生還說,王大爺的失眠癥狀和胃癌也有一定關聯。這也提醒我們,睡覺時身體若有任何不適,都得提高警惕,儘早檢查。

睡覺時腿抽筋,不只是缺鈣那麼簡單

很多人都有過睡覺時腿抽筋的經歷。在寧靜的夜晚,正沉浸在夢鄉中,小腿突然傳來一陣劇痛,讓人猛然驚醒。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一雙無形的手,使勁地拉扯著肌肉,只能蜷縮著身體,默默忍受這份痛苦。

其實,抽筋並不是 “筋” 在抽搐,而是肌肉收縮后無法放鬆導致的癥狀。當肌肉受到刺激,神經系統就像失控的機器,不聽大腦指揮,異常興奮,不斷給肌肉發出指令,讓它一直處於收縮狀態。這樣一來,神經和血管受到壓迫,抽筋的疼痛感就隨之而來。

那麼,為什麼睡覺時會腿抽筋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六個:

新陳代謝異常:白天運動時間長、強度大,又沒及時補充水分,體內的電解質和體液大量流失,代謝廢物堆積。到了晚上,局部血液迴圈減緩,就容易引發抽筋。

睡覺著涼:晚上睡覺沒蓋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到寒冷刺激,就可能會抽筋。

疲勞過度:喜歡爬山、登高等運動的人,小腿容易疲勞。當疲勞積累到一定程度,抽筋等不適就可能找上門。

缺鈣:血液中鈣離子濃度過低,肌肉會變得異常興奮,從而發生痙攣,引起腿部抽筋。

睡覺姿勢不好:長時間保持仰臥(被子壓在腳面)或俯臥(小腿肌肉過度放鬆)等姿勢,可能導致肌肉 “被動痙攣”。

肌肉連續收縮過快:劇烈運動時,腿部肌肉收縮速度快,放鬆時間短,局部產生大量乳酸,肌肉的放鬆和收縮無法協調,就容易抽筋。

腿抽筋時,不妨試試這些方法來緩解疼痛:扳起腳趾,翹起腳底板;用手抓住抽筋一側的大腳拇指,將腳掌往自己方向拉,拉伸腓腸肌,再伸直腳、用力伸腿;用雙手使勁按摩抽筋的小腿肚。

睡覺時的這些不適,可能是疾病預警

研究發現,夜間睡覺時,癌細胞會變得更加活躍。浙江醫院腫瘤科的張宇主任提醒,入睡后若身體出現以下六種不適,可能是癌症或其他疾病的信號,要儘早檢查:

頻繁盜汗:不少腫瘤疾病,如淋巴瘤,會讓患者出現盜汗癥狀。此外,低血糖、甲亢、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有此表現,需檢查確診病因。

常腿抽筋:如果晚上經常腿抽筋,要警惕癌症。癌症可能引起體內鈉、鉀、鈣、鎂等元素代謝異常,影響肌肉正常收縮,導致抽筋頻發。

持續性疼痛:身體某處持續疼痛,休息也不緩解,睡覺時還加重,要考慮是否是癌症骨轉移性疼痛。

持續性乾咳:晚上反覆乾咳,要警惕肺部磨玻璃結節,可能還伴有咳血、聲音嘶啞、胸悶和發熱等癥狀。

多夢且大喊大叫:睡覺時經常做噩夢,大喊大叫或拳打腳踢,屬於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醫學上認為這是帕金森的前驅指標,老人尤其要注意。

經常被憋醒且咳嗽:睡覺時被憋醒並伴有咳嗽,要警惕心臟疾病。心臟動力不足,血流不暢,血液堆積在肺部,可造成肺迴圈淤血,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左心衰竭時還會伴有粉紅色泡沫狀痰液。

床頭別放這 3 樣東西,影響睡眠加速衰老

中國睡眠研究會的調查顯示,38.2% 的中國居民存在失眠問題。床頭常見的這三樣物品,可能是導致失眠的 “元兇”:

小夜燈:大腦中的松果體在夜間分泌褪黑素,調節睡眠節律和品質。床頭放小夜燈,會影響褪黑素分泌,導致睡眠紊亂。如果怕黑,可將小夜燈放在遠離床頭的地方。

電子產品:床頭放電子產品,會讓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難以入睡。建議睡前一小時不碰電子產品,且不要放在床頭。

植物:臥室陽光少,植物光合作用弱,會釋放更多二氧化碳,影響睡眠呼吸。花類植物還有可能是過敏原,刺激呼吸道和免疫系統,引起過敏反應。所以,最好不在卧室內放花草植物。

我們常常對睡覺時身體的癥狀不以為意,可這些或許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平日里,要多關注自己的睡眠和健康情況,若短時間內頻繁出現不適,應儘早檢查,別耽誤了病情。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