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年過60,肩膀痛卻已經快十年了,一直都照著肩周炎的方法治療,吃過西藥、中藥,做過理療、推拿、針灸,甚至打過封閉。但是,不僅沒好轉反而加重了。
肩膀疼,這個很常見的問題,生活中困擾著很多人,而且幾乎都會將它歸咎於肩周炎。實際上,肩膀疼痛的因素很多,不對症治療,永遠只會繼續痛,有時還會導致忽視更多問題,釀成惡果!
肩膀疼痛,這些疾病要分清
肩部疼痛在人群中非常普遍,僅次於腰痛,以前大家對肩部疾病認知不準確,所以統稱為肩周炎,但是現在早就已經進行細分,我們通過一個表格就能比較明確的知道區別——
如何區分幾個肩部疾病?
肩周炎
肩關節周圍炎,是發生於肩關節周圍組織一切炎症的疾病總稱。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稱之為“五十肩”,也就是多發生於五六十歲左右的中老年人的肩關節疼痛、僵硬和粘連。患者的肩關節就像被凍住了一樣,因此醫學術語稱其為“凍結肩”。
但是,據統計數據來看,肩關節疼痛的相關疾病當中,只有15%的肩痛是由肩周炎引起的,而且大部分患者年齡都要在50歲以上,所以很多時候大家以為的肩周炎並不準確。
肩袖損傷
肩袖主要由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組成,當肩袖遇到外傷,或者隨著年齡增長發生退行性病變,或者因為特定職業(教師、運動員、司機等)而受到過度磨損時,都會出現損傷。
肩袖損傷是肩關節疼痛的最常見原因,占肩關節疾病的比例為17%-41%;50歲以上人群中,30%-50%有不同程度的肩袖損傷。最明顯的癥狀是肩部在上舉時疼痛,夜間甚至會痛醒;患者可能伴有肩部無力,嚴重者舉行李、端茶杯和夾菜都有困難。
肩撞擊綜合征
指肩部上舉時盂肱關節周圍結構受壓而出現的一系列肩部癥狀、檢查發現及影像學徵象。在肩胛骨上方、鎖骨的外側觸到一個骨性的突起,叫做肩峰。
肩關節上舉時,肩峰下間隙內結構與喙肩穹之間反覆摩擦,撞擊,導致肩峰下組織炎症退變,甚至肩袖撕裂,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礙。肩撞擊綜合征在肩部疾病中佔30%-35%,是肩部疼痛最常見的原因。
改善肩膀癥狀,不能盲目運動
很多人對於肩膀不適,採取的都是肩周炎的應對措施,試圖通過各種上肢鍛煉來恢復關節活性,但是在沒有認清疾病癥狀的時候,這個行為其實很危險!
如果確診為肩周炎,是要多動,不然肌肉萎縮了,就動不了了;
但如果是肩袖損傷,這樣高強度運動,只會適得其反,造成已撕裂的肩袖裂口繼續擴大,形成巨大的肩袖撕裂和不可修復的肩袖撕裂,加重傷情。
肩撞擊綜合征也不應當運動,在肩關節上舉的時候,患處摩擦產生炎症反應,肩峰下會有炎性的積液,時間長了也可能會合併肩袖肌腱撕裂。
值得一提的是,肩袖損傷和肩撞擊綜合征早期都很容易被誤診為肩周炎,很多人在前期治療時,會每天堅持鍛煉,爬牆、拉吊環、棍棒操、繩操,雖然有過各種保守治療,但是仍不見好轉,甚至可能加重,就是因為大家無法準確區分疾病,導致病情加重,長期下去甚至可能致殘!
所以遇見肩膀疼痛問題,不要盲目開始上肢鍛煉,而是及時就醫,搞清疾病,對症用藥和康復訓練。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