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北面,是指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南方主食米飯,北方主食麵食。麵食是指主要以麵粉製成的食物,各地方都有不同種類的麵食,風味各異,品種繁多,主要有麵條、饅頭、餅、餃子、包子、等。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幾乎家家都會做一些風味麵食。今天分享6種不同麵食的做法,風味各異,喜歡吃麵食的不要錯過,收藏備用,做給家人吃。下面一起看看,有你喜歡吃的嗎?
【韭菜盒子】麵粉、韭菜、雞蛋、蝦皮、油鹽、白胡椒粉、
做法步驟:
1.首先要和麵,用燒開的水慢慢倒入麵粉中,在這裡一定要注意,不要用涼水,在加入熱水的時候要用筷子慢慢地攪拌,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再加入適量冷水,混合均勻。揉成光滑的麵團,防止風乾,蓋上保鮮膜醒15分鐘。
做韭菜盒子有些人用冷水和麵,有些人用熱水和麵。那到底用什麼水和麵做的韭菜盒子才最好吃呢?用半燙面,這樣做出來的韭菜盒子最好吃。用冷水和麵,韭菜盒子的皮稍硬。全部用開水和麵韭菜盒子的皮比較粘牙。用半燙面的方式和麵可以中和兩者的缺點,這樣做出來的韭菜盒子的外皮不僅柔軟,而且不粘牙。即使放涼了,皮也是柔軟如初,所以說半燙面做韭菜盒子,口感是最好的。
2.將韭菜摘去老葉,洗乾淨,瀝凈水分,然後將韭菜切碎。
3.蝦皮洗乾淨,瀝凈水分,雞蛋磕入碗內,用筷子攪打均勻,使雞蛋清和和雞蛋黃充分融合一起。
4.鍋加油燒熱,淋入雞蛋液,攤開,待蛋液稍凝固,用筷子轉圈不停的攪拌,把雞蛋攪拌成小塊,這樣炒出來的雞蛋就是碎碎的,非常的均勻,盛出晾涼待用,如果炒的雞蛋塊比較大,用刀把它切碎。
5.將韭菜,雞蛋,蝦皮,放在深一些的容器內,把油淋入鍋內,加熱至冒煙,關火,將油晾涼,淋入餡料內。如果是熟油或者沙拉油不用加熱,直接拌餡料就可以了,生油如果不加熱,做出的韭菜盒子有生油味。
6.用筷子攪拌均勻,再加入鹽,白胡椒粉,攪拌均勻。先加油攪拌,最後再放鹽拌勻,這樣韭菜表面上就先包裹了一層油,形成了一個隔離層,再放鹽進去的話就不會那麼容易出水了。餡料不要拌早了,擀皮之前拌好就可以了,放久了鹽容易把韭菜殺出水。
7.醒好的麵團搓成條狀,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取一個劑子按扁,擀成皮,我們在擀面皮兒的時候一定要擀成中間厚,四周薄的面皮兒,這樣才能更好的收口,中間也不會露餡,包入適量餡料,收口包好。這樣韭菜盒子就包好了。
8.鍋加油燒熱,把韭菜盒子逐個下入鍋內煎製,將韭菜盒子兩面煎製金黃,盛出即可,將剩下的韭菜盒子依樣烙好。
【什錦素餡包子】
所需材料:麵粉、白菜半棵、胡蘿蔔1根、粉條1把、水發木耳1碗、蝦皮2湯匙、油鹽適量、蔥1段、姜1塊、花椒20粒左右、蠔油1湯匙、生抽2湯匙、十三香1茶匙、
做法步驟:
1.準備好所需材料,木耳要提前泡發好,白菜葉子剝開投洗乾淨,瀝凈水分,胡蘿蔔去皮洗凈。
2.粉條是乾的,需要泡發,把鍋內加入水燒開,煮沸的粉末,將粉條煮至變軟,然後將粉條放在溫水中泡發,將粉條泡發至無硬心即可。
3.胡蘿蔔切成碎末,白菜切成碎末,加入少許鹽,用手抓勻,把白菜殺出水後,將白菜攥凈水分,不用太干,放在盤子內。
4.蔥姜切成末,蝦皮用溫水投洗乾淨,攥凈水分。
5.將泡發好的粉條,切成小段,木耳摘去根部,投洗乾淨,切碎末。
6..鍋加油燒熱,將油加熱至冒煙,關火,將油的溫度降下來,開小火,下入花椒小火炸制,將花椒炸至微焦,關火,將花椒撈出不要,將油溫加熱至冒煙,晾涼,再炸制花椒,這樣包出的包子沒有生油味。花椒要用小火炸制,用大火容易炸焦。
7..將白菜末,胡蘿蔔末,粉條段,木耳末,一起放在盆內,加入蝦皮,蔥薑末。
8.淋入炸好的油,再加入蠔油,生抽,少許鹽,十三香,用筷子攪拌均勻,這樣包子餡就調好了。醒好的麵團搓成條狀,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取一個劑子按扁,擀成皮,包入適量餡料,收口包好,放入鍋中,開鍋後再蒸約15分鐘即可。
【豆腐雞蛋素餡包子】
所需材料:麵粉、乾酵母、北豆腐1塊、雞蛋4個、胡蘿蔔1根、蒜苗1把、油鹽適量、蔥1段、姜1塊、蠔油1湯匙、十三香1茶匙、
做法步驟:
1.胡蘿蔔去皮洗凈,然後把胡蘿蔔先切成片,再切成絲,最後再切成末。
2.鍋加油燒熱,油量稍多些,把油加熱至冒煙,關火,舀出一部分的油,晾涼,一會兒拌餡料用,開火,淋入雞蛋液,攤開,待蛋液稍凝固,用筷子轉圈不停的攪拌,把雞蛋攪拌成小塊,這樣炒出來的雞蛋就是碎碎的,非常的均勻,盛出晾涼待用,如果炒的雞蛋塊比較大,用刀把它切碎。
3.鍋加水燒開,把豆腐切成塊,下入鍋內焯水,水開後,煮2-3分鐘,撈出控凈水分,把豆腐晾涼,再把豆腐切碎,切成小塊。豆腐放盤內,用勺子壓成小塊也可以。豆腐焯水可以去除豆腐的豆腥味。
4.蒜苗摘洗乾淨,再把蒜苗切碎,蔥切蔥花,姜切末。
5.把炒好的雞蛋放在盆內,加入豆腐,胡蘿蔔,蔥薑末,加入剛才盛出煉好的熟油,再加入鹽,蠔油,十三香,用筷子攪拌均勻,撒入蒜苗,攪拌均勻即可,這樣包子餡就調好了。
6.醒好的麵團搓成條狀,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取一個劑子按扁,擀成皮,包入適量餡料,收口包好,其餘包子都依樣包好。蒸鍋加水燒開,把包子放入籠屜內,蓋上鍋蓋,大火燒開鍋,上汽蒸15分鐘即可。
【老面饅頭】
所需材料:麵粉、老面引子、食用鹼、
做法步驟:
1.把面引子用溫水化開成面漿,放入乾麵粉揉成麵團,蓋上一層保鮮膜,放在比較熱的地方,在北方的家裡就放在熱炕頭上就行或者暖氣旁邊。將麵團發酵二倍大,發酵好的面上下全是蜂窩,用手扒開后呈拉絲狀。從發酵后的面上拽下一小塊麵團,留著做老面,裝在碗內,放冰箱冷藏或冷凍保存,以後發面就有老面用了。
2.然後把食用鹼麵,用溫水化開,發酵好的面內加入適量鹼水揉勻,還要適當的加一些乾麵粉,碱水不要一次都倒入,防止鹼過大,蒸出的饅頭不白,顏色發黃,口感不好,加鹼水時揉勻后聞一聞沒有酸味即可,揉面揉的越久越有筋道越香,揉到面不沾手很光滑就好了。老面在保存過程中會同時有乳酸菌存在,發的時間稍長就會有獨特的酸味出現,故用老面發面蒸饅頭時需要加食用鹼來中和其酸味。
3.把麵團搓成長條狀,然後用切刀,切出大小相同的面劑子。
4.取一塊面劑,雙手交叉揉搓面胚,就是將麵團反覆疊起來,不斷的重複揉壓,整形饅頭到光滑不沾手。搓成圓形的饅頭胚。把劑子都依樣做成饅頭胚,然後放到蒸籠上,饅頭胚之間要留一定空隙。
5.蒸鍋內加適量的水,燒熱,水燒至半開后,把籠屜放入蒸鍋內,蓋上鍋蓋,開小火讓饅頭在裡面饧發,開鍋上氣后改中火蒸15-20分鐘,關火,不要馬上揭開鍋蓋,等蒸汽全部落下去了再揭開鍋蓋,一鍋又大又白,鬆軟可口,面香味濃的大饅頭就出鍋了。
小貼士:
麵粉與老面引子、鹼的比例,沒有具體的固定的答案。同樣是一斤麵粉,不同品牌的麵粉兌鹼量就不一樣,還有一年四季季節溫度不同兌鹼量也不一樣,還有室內溫度也決定兌鹼量不一樣,還有老面發酵程度也決定兌鹼量不一樣,還有你使用的鹼生產廠家不一樣,兌鹼量就不一樣等等。這個方法需要憑個人經驗,或者有經驗的人指點一下。多做幾次就好了。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