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能夠用5萬元完成半包的裝修,而你家卻需要8萬元以上?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高價格並不一定意味著被坑,而低價也不代表品質差,因此切勿盲目被低價所誤導。
實際上,裝修的檔次分為高低,所涉及的專案種類和工藝水準不同,直接影響了裝修的造價。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必須根據具體的專案類型和工藝標準來評估裝修的造價。
今天來看下半包裝修的項目清單,為什麼每個家庭的裝修費用差異如此之大。哪些專案可能導致費用增加,以便大家在考慮時能夠有所依據,避免盲目比較價格。
拆改部分
▲如上圖所示,廚房可設計為開放式或半開放式;衛生間的幹區採用半牆或乾濕分離的佈局;陽臺需拆除鄰居共用的外機位;客廳相鄰的牆體可拆除,以實現橫廳或開放式書房的設計。之前有小品節目提到,小錘為50元,大錘為80元,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拆改的費用,單是拆除牆體這一項,費用少則200元,多則3000元、5000元,均在情理之中,價格差距不就出來了嗎?
▲地面保溫層的拆除可提升7-10cm的高度;陽臺的真石漆保溫層拆除后更便於貼磚;飄窗拆除后可改造成儲物空間或書桌,若內部帶有鋼筋,拆除成本會更高;如果原開發商的牆面基礎較差,無法進行後續施工,還需剷除沙灰層重新粉刷,這些專案不是必做,但拆除的人工費都不低。
▲許多開發商所稱的毛坯房,油漆塗抹隨意,基本上只是塗成白色,根本沒有進行粉刷石膏膩子處理;水泥頂同樣存在問題,剷除時相對費力,但如果在此基礎上進行裝修,再好的工藝也無濟於事,最終都會出現大塊脫落的情況;原開發商的防水處理同樣存在問題,都是為了應付裝修交付,品質堪憂,前期為了節省成本不進行拆除,後期出現脫落,再進行整改,費用巨大。
▲牆體拆除后必然需要重新砌牆,不同材質的隔牆在功能和價格上各有差異,單就價格而言,氣塊和龍骨的包工包料費用大約在100元/平米左右,而小紅磚的包工包料費用則在200元/平米左右,各地有所差異,但不會相差太大;若自行購買材料並尋找工人,費用也不會便宜多少。
▲裝修過程中產生的垃圾不能留在家中,必須及時清理,無論是物業統一處理還是業主自行處理,均需支付費用。不同省份之間的差異不必多言,甚至同一社區的兩個鄰居,垃圾清運的費用也可能不同,500元的也有,5000元的也有,全憑物業的良心。
總結:僅在拆改這一項上,費用通常在500到1000元之間,較大規模的改動則可能達到7000到10000元。每個專案的要求不同,因此費用也會有所差異。改動越多,產生的費用也會相應增加。很多公司會把拆除剔除,因為純人工費基本沒有利潤,明顯吃力不討好。
水電部分
▲水電半改很好理解,主要是利用開發商原有的水管和電線,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少量的調整,這樣在材料和人工費用上可以節省一部分。對於一般的三室戶型,半改水電的費用大約可以節省2000-3000元。
▲水電的不同佈置工藝會直接影響到成本,弧形工藝所需的材料較多,人工費用也相對較高。
▲水管和電路走頂與走地的選擇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但在人工和材料方面,走頂的成本顯然更高,因為工人在高空作業,牆面和大樑需要開孔,所需材料也比地面走線多,都需要額外的費用。
▲地面開槽與不開槽對材料用量的影響不大,但全屋開槽的費用從幾百到上千不等。地面開槽不僅能提升裝修的美觀性,同時在木工和水泥沙子施工階段,可以有效保護水電管線,具有實際的功能性。
總結:在水電工程的材料和費用方面,價格都有差異。無論是全面改造還是局部改造,是否開槽,以及走頂或走地的方式,都會對最終價格產生影響。對於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專案,還需額外增加費用。
木工部分
▲工人的施工工藝直接影響到專案的成本。任何聲稱這無關緊要或大家都這樣做的說法,都是在逃避責任。提升工藝水準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雖然油漆完成後表面看似相同,但幾年後會顯現出明顯的差異,例如頂部油漆的開裂問題,屆時再去找木工或油漆工,恐怕沒人會承認責任。
▲門洞過高或兩側缺乏門垛的情況,都是木工需要處理的細節。許多裝修公司或自裝業主往往會忽視這一點,處理這些問題的成本至少從200元起步。如果木工不進行處理,後期的安裝問題將轉嫁給門的材料供應商。通常,門廠不會承擔這些額外的工作,最終責任還是會回到業主身上。
▲像石膏板電視牆、硬包牆面或石材背景牆的施工,都需要木工進行額外的打底處理。打底的主要作用是使牆面平整,使用結構膠或蚊釘固定,以增強飾面與牆面的接觸,從而實現更好的安裝效果,一張歐松板就百元加工費,成本自然就高。
▲石膏線是目前成本最低的做法,根本不需要木工操作,而單/雙眼皮的人工和材料成本則高於石膏線。
▲邊吊與反光燈槽的成本相近,只是反光的形式不同,一種是邊吊洗牆,另一種則依靠頂部燈光的反射。
▲無主燈設計相比平頂會更複雜,需要增加反光燈槽,木工在這方面的費用也會相應增加。
總結:木工在室內裝修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涉及的方面相當廣泛,頂面和牆面均有其身影。例如,裝修採用無主燈與牆面石材硬包,成本往往會翻幾翻,人工費用更是能達上萬元。木工的技藝差異也不容小覷,後期的沉降和開裂問題與施工規範密切相關。有時,雖然工費便宜幾百元,但最終的效果可能會有顯著差異。
防水部分
▲不同的回填方式價格差異明顯,建築垃圾是最經濟的選擇,但可能會損害防水層;陶粒雖然價格較高,但可能會產生異味;發泡水泥則具備較高的性價比,但在進行二次或三次排水時不夠便利。
▲在防水方面,使用丙綸布與不使用丙綸布的成本差異顯著,丙綸布本身也涉及材料費用。
▲裝修行業普遍認識到防水的重要性,瓦工處理與專業防水處理在工費和材料上存在差異,專業人員在細節處理上通常優於瓦工。
▲防水刷塗的高度(全高與半高)所需材料不同,防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潮,因此在成本較低的情況下,通常按照最低標準1.8米進行施工。
▲在臥室、陽臺和衛生間等有水的區域,專業防水施工通常會進行防水刷塗,工藝的不同自然導致成本的差異。
總結:不同的防水施工方法和流程最終都會影響成本。像一次性塗刷兩遍與兩次塗一遍的效果是不同的,多刷防水材料都需要材料成本,專業人員單獨過去做肯定比瓦工做防水工費要高,所以處處都存在差價。
瓦工部分
▲在半包裝修中,瓷磚的材料和人工成本通常是最高的,鋪貼大磚的工費高於小磚。以三室兩衛為例,正常的差價大約在2000元左右。
▲目前大磚上牆已成為流行趨勢,最明顯的優勢是縫隙較少,視覺效果更佳。如果再採用平縫工藝,效果會更理想。大磚本身較重,加上使用更多的水泥砂漿,整體重量增加,因此瓦工的工費也必須相應提高。
▲地磚的通鋪與不通鋪對鋪貼效果影響顯著,裁磚的工作量龐大,添加門檻石或瓷磚碎條可以節省部分費用,價格自然不能一概而論。
▲衛生間對縫與不對縫對材料的影響微乎其微本身衛生間也不大,主要在於瓦工需要進行適當的計算和額外裁切瓷磚,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工時。
▲使用陽角條收口的牆磚可以節省裁磚費用(無論是工廠加工還是現場裁切),還方便施工,如今陽角條的似乎已經消失不用了。
▲有擋水條與無擋水條看似簡單,實際上在貼磚時需要瓦工額外找平牆面,而不是在主材安裝時才想到,這時已經為時已晚,額外的牆面找平,都費時費力。
▲半包與全包的選擇同樣會影響工人的報價,尤其是在陰陽角較多的情況下,複雜程度越高,費用也越高。
▲衛生間做壁龕的工費和材料費用相較於普通包管要高得多,工費都翻倍,追求美觀和便利是需要成本的,一個壁龕成本得千元。
▲全瓷磚的硬度高,切割或後期轉角易開裂,採用圓角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緩開裂,這些額外的工藝都需要瓦工收取額外費用。
▲普通回地漏已無法滿足當前需求,許多瓦工通過創造性的方法設計斜坡,花樣繁多的鋪貼方式確實能提升效果,但也需要瓦工進行深思熟慮,額外耗費時間成本。
總結:瓷磚作為最外面專案,具有可視和可觸的特性,外行人也能辨別其優劣。瓦工的貼磚技術有一定的門檻,優秀的瓦工通常供不應求,而技藝不佳的瓦工則面臨沒活幹風險。因此,細節處理至關重要,優秀的瓦工所貼出的瓷磚效果往往令人感到舒適,當然,他們的報價也相對較高。
油漆部分
▲如上圖所示,不同的油漆工藝所展現的效果各有差異。(順平也是可以實現表面平整)但要避免水波紋的出現,順平所需材料和人工不會少太多,都需要花大把的時間。
▲油漆是否延伸至地面只會影響踢腳線的安裝,費用較低的工人通常不會處理到地面,工費高的直接落地,不管多高的踢腳線安裝都沒有問題。
▲縫隙大小的問題本質上是施工工人的技術水準,結合紅外線油漆工是能夠做到橫平豎直,關鍵在於工費是否到位,是否花了這樣工藝的費用。
▲油漆的噴塗與滾塗主要在於施工方式、效果和效率,完全噴塗的人工費用相對較低,但後期修補時紋理會比較明顯。
▲油漆的常見流程大家都很清楚,但具體能否嚴格執行還有待商榷,最終效果的好壞又是另一回事,不同價格所呈現的標準也各不相同。
總結:油漆和瓷磚一樣,是一種可見可觸的工藝,普通人也能辨別油漆的優劣,裝修機構在這方面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晚上燈光一照全是水波紋,怎麼交付出去都是問題。順平與沖筋工藝在材料使用數量的差異很大,幾十包粉刷石膏夠用,上百包也很常見,所以不能一概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