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最關心的人,記憶正在被悄悄“偷”走,他們可能會忘記回家的路,忘記最愛的你,甚至忘記吃飯、睡覺,而這個“小偷”,便是阿爾茨海默病。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大腦退行性改變(逐步萎縮)的疾病,是導致老年人認知症(失智)主要的病因,俗稱老年性失智。
它的真正病因和病理機制,目前都還未明確,經典的病理和假說有兩個:
一是 β-澱粉“樣”蛋白沉積假說,二是異常磷酸化 Tau 蛋白假說,這些病理改變大多發生在失智前 10 年以上。
有沒有辦法能夠在失智前?,就明確患者是否罹患這個病?答案是:可以的!
目前腦脊液和 PET-CT 等檢測方法就可以實現,一些簡便易行的神經心理和行為測評,以及血液學檢查指標,也可以在患者失智前就提示是否罹患老年失智。
要注意的是,雖然老年失智好發於老年人,但也有成年甚至青年發病的患者。
因此,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非常重要
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
大部分可以改變
導致或者促發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少部分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坦然接納它;還有大部分可以改變的,我們一定要認真去改變它。
目前,證據比較充分的危險因素有下面 12 種:
1.缺少運動
2.吸煙
3.酗酒
4.空氣污染
5.腦損傷
6.缺少社會交往
7.接受教育不足
8.肥胖症
9.高血壓
10.糖尿病
11.抑鬱
12.聽力障礙
換句話說,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可以減少至少三分之一的發病。
身體出現這些變化
警惕阿爾茨海默病
在阿爾茨海默病非失智階段,患者的早期表現其實有很多。
主要集中在記憶力、定向力、語言理解和表達力等認知功能的改變,以及焦慮抑鬱、情感淡漠和個性顯著改變等心理行為的改變上,下面是常見的 10 種現象:
1.記憶衰退
2.做不好熟悉的工作
3.語言能力減退
4.搞不清時間和地點
5.思維判斷力減退
6.把握做事進度有困難
7.東西放錯地方
8.情緒和行為出現改變
9.理解視覺和空間資訊有困難
10.從工作或社會活動中退縮
阿爾茨海默病不同階段
身體會有哪些表現?
1
老年失智初期
主要表現為記憶減退,健忘,最近幾天發生的事情都記不住,過去經歷的事情全都忘記,並伴有判斷力、分析能力及執行力的進行性減退,難以處理複雜問題。
2
老年失智中期
表現為各種能力更為明顯的減退,視空間能力下降、語言障礙進一步明顯,出現失語、情感膚淺多變、抑鬱、淡漠或急躁不安、易怒等,日常生活能力受損。
3
老年失智晚期
患者出現各種能力基本消失,記憶力嚴重喪失,僅存片段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並伴有大小便失禁、肢體僵直,或基本不能發出任何聲音等。
做好這 2 點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雖然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葯已被證明可以延緩疾病進展,但阿爾茨海默病目前仍然不可逆轉,不能治癒,因此做好預防尤為重要。
阿爾茨海默病循證預防國際指南顯示,做到以下內容有望延緩或預防 40% 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青年期避免肥胖,老年期(65 歲以上)不宜太瘦。
早年盡可能多地接受教育;多從事腦力活動;堅持定期體育鍛煉;不要吸煙,避免接觸二手煙。
保持良好睡眠,出現睡眠障礙時,及時就醫。
2
避免罹患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風險的疾病
1)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患者要控制好相關指標,這些疾病都會損害認知功能,增加失智的風險。
2)保護頭部,避免外傷;保持心理健康,抑鬱症患者密切監測認知功能。
3)避免患腦血管病,卒中患者密切監測認知功能;維持心血管健康,心房顫動患者應積極治療。
4)定期檢測血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要積極治療。
此外,還要保持強健體魄,體弱的人群密切監測認知功能;放鬆心情,避免過度緊張;飲食攝入或額外補充維生素 C。
但是不建議用該病的治療用藥——乙醯膽鹼酯酶抑製劑來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對於絕經後婦女,也不建議使用雌激素替代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患了阿爾茨海默病
該如何治療?
目前的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症,而且起效慢、療效不夠理想。不過已經有針對病因的藥物在國外上市,國內正在積極引進。
1
對症治療
包括延緩失智進展的藥物以及針對精神行為癥狀的藥物,建議由專科醫生進行相關測評,決定是否需要加用藥物治療,不要自行用藥治療。
2
康復治療
平時可以針對性的對老年性失智患者進行日常能力鍛煉,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比如記憶力訓練、智力訓練、方向感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