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聽到家長說,娃小的時候感覺很開心,每天和孩子在一起,都是快樂的時光。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思想在慢慢的成熟的獨立性,他們渴望得到屬於自己的空間。娃也變得越來越排斥家長,覺得孩子好像一夜之間,就和自己疏遠了。
的確如此,青春期孩子心思細膩,而且特別敏感,經常和父母對著干。一些家庭本來好好的,但等娃到了青春期就變得烏煙瘴氣的,除了爭吵就是沉默,跟孩子很難好好相處,遇到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多。
小婉說,兒子到了青春期,反而沒什麼好朋友了。到了週末,除了在家寫作業,就是刷手機,也不出去玩,更沒人來找他。小婉覺得很奇怪,但問孩子,也問不出什麼來,就來問我,到底是咋回事?別人家孩子也這樣嗎?
我跟小婉說,從青少年心理發展角度來講,確實如此,青春期的娃,容易出現社交上的問題,主要源於下面的三個原因。
原因一:溝通問題
喜歡源語言呆在家裡玩手機,偶爾出去也是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小夥伴一起。父母發現原來和自己特別親近的孩子,現在突然變得不愛說話,喜歡成天在家裡 呆 著。
孩子也不是要故意的疏遠爸媽,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認知,希望有獨立自由的空間。事實上,總是遠離父母、親戚、朋友,也會讓青春期的孩子在社交上產生障礙。
娃長時間的不和外界接觸,總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對,不想讓父母管自己更不想讓父母來左右自己。
原因二:情感認知問題
青春期孩子身體在迅速增長,心理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表面看起來娃已經長得比父母都高了,雖然是大人的身材,但內心還是比較幼稚的。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什麼都有好奇的心理,尤其是對異性會產生好奇心。情感方面會發出萌芽,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早戀的情況,這是家長最擔心的事情。
我們要承認的是,早戀對孩子的思想和認知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這個階段,處理不好感情問題,娃的人生可能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原本成績特別好的孩子,一旦有了早戀傾向,成績就會一落千丈,從而影響到中高考成績。
還有一個現象,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歡自己的生活被別人打擾,喜歡源語言呆在自己的小臥室當中。
出去也是低著頭看手機,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當中,拒人於千里之外。如果這個階段家長不和孩子多交流,會讓他們產生很多的問題。
原因三:自卑、固執的心態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身體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說男孩子的喉結變大,女孩子的胸部發育等。有的孩子臉上長了青春痘,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容貌或者身材產生自卑的心態。
有的孩子會低著頭走路,這樣會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心,從而讓孩子變得自卑。娃說話都沒有自信心,陷入恐懼,這樣會讓孩子陷入封閉的狀態。
青春期的孩子,思想比較新潮前衛,內心也很固執,因此會和大人的思想觀念形成強烈的對比。父母也會和娃發生爭執,青春期的孩子三觀不穩定。
這個階段父母的開導,還有朋友的陪伴,不一定讓他們放下固執,娃可能會出現厭煩的情況。
家裡有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讓家長們感覺到焦慮,因為娃的社交會產生很多問題,思想觀念也無法和正常人同步。我想說的是,家長別迴避,也不要過於焦慮,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引導孩子。
一、性教育不可缺少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家長不要避諱性這個方面的問題,要告訴孩子正視自己的成長。
有些話語,父母不好意思當面和娃說,可以通過書籍或者是相關影片來引導孩子,讓娃坦然面對生長髮育,這也是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步。
二、多和孩子交流溝通
有的家長說,和青春期的娃無法交流,一說話就怒氣沖沖的,說什麼孩子也不聽。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敏感,家長應該放平心態,以朋友的方式和娃交流溝通,不要談他們厭煩的話題。
Tips:多觀察孩子的行為和心態,及時指出問題,並引導他們如何去解決問題。
三、給孩子適度的隱私空間,還有足夠的信任
很多家長都怕孩子會走彎路,經常翻看他們的物品,甚至偷偷看孩子的手機聊天記錄,和抽屜里的日記本等。
這些行為都侵佔了孩子的個人隱私,會讓他們產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從而抵觸家長。父母應該給孩子適度的隱私空間,這樣才能夠避免他們做出叛逆的行動,少走彎路。
青春期,叛逆是正常的現象,家長要本著平等,尊重的原則,和孩子去交流溝通。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已經有了獨立的人格和信仰,家長要給他們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相信孩子能憑藉自己的判斷力來做事情,家長只需適度地進行引導。這樣的信任,也是孩子們最需要的。
育兒寄語:
青春期,家長一定要做好正向的引導,否則會耽誤孩子的成長。父母要和孩子坦誠交流,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社交問題,從而走上正常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