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自從我遇上三國戰紀這個遊戲之後,便開始認真鑽研這個遊戲,找書看,勤練習,做筆記,觀摩高手的遊戲技巧,中學學習都沒有這麼認真過。這個期間,飛漲的不僅是自己的遊戲技術,同時很多關於遊戲裡面的細節知識點也開始積累進入腦海。
同時,三國戰紀本身又是一款非對戰多人遊戲,玩家之間應該是一個和諧的合作關係,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你技術水平沒有高超到足以自保的時候,遊戲裡面的各種加血和道具資源總是有限的,而偏偏某些道具資源還會直接影響到遊戲的難度,直接影響到玩家的遊戲時長和體驗。互不認識的玩家又都是利己的,在你的期望中的加血、隱身衣、技能書被搶走之後,怨恨也就隨之產生了。有怨恨了怎麼辦?當然要報仇,俗話說得好,大丈夫不報隔仇!江湖事,江湖恩怨,江湖了,搶不過你沒關係,老夫照樣有辦法讓你付出代價。
一、拖死,顧名思義,拖版面拖時間。三國戰紀裡面除了孔明之外,每個角色的10級是一個分水領,10級之前畏畏縮縮,10級之後天下可去,按正常打法,10級再快也基本要到第三關。所以四人遊戲時前兩關的加血就非常重要了,比較和諧的話一般考慮讓血少的同伴先吃,萬一被搶了,嘿!我不走了,不讓我吃是吧,以我殘血換另外三個玩家一命,絕對不虧。當然,老夫從來不屑於用這麼低級的方法,但是曾經作為受害者見過。用這個方式要注意,起碼自己和其他玩家不要相差太遠(現實中)。當年還是初中的老夫和幾個小學生齊玩,過了第一關后,他沒搶到,殘血,然後想在第二關拖死我們幾個,已經拖死我們一條命了。我在這個遊戲廳見過這個小孩幾次,知道他沒什麼後台,我馬上大嘴巴子招呼他,誰的遊戲幣不是幣?幾巴掌下去之後老實了,一邊哭一邊讓角色前進。
二、搶諸葛。四人隊伍裡面似乎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隊伍里有孔明的話,在前兩關要儘快讓孔明成長起來,所有的資源都應該向孔明傾斜,說白了,也就是所有的兵都盡可能留給孔明去打,攢夠氣了放呼風喚雨,讓孔明吃隱身衣等等。在你還是新手的時候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當你有了一定了解之後會認為,憑什麼讓給你?都讓給你了,我的遊戲體驗何在?結果就是孔明搶不到兵無法升級,5級之前,一件隱身衣是不足以拾取火劍,眼睜睜看丞相以肉身試火劍。一個呼風喚雨,沖走一個小兵能得5千分,能打死幾個分數就少了很多,同時也不想長時間等待孔明一下下的打分攢氣。
三、得不到的冰劍。其實也是基於前兩關向諸葛資源傾斜產生,你不是牛比嗎?搶我加血,那冰劍你也別拿了,援軍令,酒,動物書也都不要了。在第二關遇到王平的時候,有意無意蹭他一下,或者作為1P故意選錯專案,然後等著其他玩家怒目相向,搞不好關機重新開始打。
或者為了大局,先忍了,先讓你進王平的山洞,後面有的是辦法。來到第三關如下圖的地方,按照正常的冰劍路線應該是去紅1的方向,然後到這個場景的時候,我裝作很無知的樣子一直站在藍2的位置,等清完場景的小兵想往左走的時候,我一把被藍2這邊吸走了,孔明你也就別想你的冰劍了。
四、1P對線BOSS。遊戲裡面,BOSS一般都會追殺機位靠前的玩家,多人遊戲的時候,往往3P,4P比較安全,1P最危險。所以一般來說在BOSS戰的時候1P角色不可以打BOSS,只要1P一加入,不需要近身,只需要和BOSS平行一線,馬上會變得狂暴,得讓其他的三個玩家打。有一次在玩的時候,讓一個小朋友搶了我想用的孔明,搶了也就算了,還要不會玩,還要把資源都讓給他,我怎麼都看這個小朋友不順眼。在打孫姬的時候,我看似遠離單挑孫姬的孔明,實則不懷好意的站在和孫姬同一行,結果孔明爆完氣還沒沖幾下就被狂暴的主母揍死了,爽!
五、愛護動物,人人有責。第二關打到徹里吉那裡,一路上機關重重,一般玩家打完徹里吉就算吃完加血都沒能補多少,這時候,每個人都等著下一個場景把小兵快速清理完,然後吊機下來的箱子爆出各種小動物可以加血。提前放出一兩個落地鏢,如果沒有的話,也要用大招快速擊殺剩餘小喽囉,因為這樣才能出現動物。如果對其他玩家懷恨在心,完全可以在放落地鏢的過程中有人把小兵打倒,拖延時間,結果拖拖拉拉半天沒打死小動物就沒了,畢竟,愛護動物,人人有責嘛。
就想到這麼多了,各位玩家當年還有哪些特別的遊戲技巧呢?評論區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