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揭秘:能否預見未來?探究睡眠之夢的奧秘與益處
更新于:2025-03-26 06:56:41

你是否好奇自己每晚的夢境內容?有些人堅信自己的夢境在現實中得以實現,難道真的如同傳言所說,“夢可以預見未來”?

針對這一說法,《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研究人員通過小鼠實驗發現,它們在夢中會基於過去經驗和已有知識進行類比。

進一步地,觀察大腦神經元活動揭示,做夢不僅可以重現過往體驗,還能夠類比未曾發生的事情。該理論進一步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影響小鼠的夢境演繹能力,導致記憶力和神經元活動的顯著下降,突顯了充分睡眠對腦部功能的重要性。

然而,鑒於這些實驗主要在動物上進行,對人類而言尚不能作為最終結論,仍需要更多研究加以確認。至於能否真正預測未來,目前尚無確鑿證據,公眾不必過於迷信。

那麼,做夢究竟是好是壞呢?

許多人不自知的一點是,每個人在夜間都會做夢,無論年齡、性別,甚至是動物也會。那些聲稱自己不曾做夢的人,只是沒有記住夢境而已。

據研究顯示,一個人每晚會經歷多次夢境,每個夢大約持續20分鐘,通常在快速眼動(REM)睡眠期間發生,這也是人們醒來後常會忘記夢境的原因。

因此,不應將做夢視為壞事,相反,研究表明做夢對於調節心理狀態、穩定情緒、增強記憶力乃至修復大腦功能都有積極作用。

對於能夠清晰回憶夢境的人,可能是因為在接近清醒的階段,大腦功能的恢復使得夢境被記住。

另一方面,儘管在睡眠中大腦存有記憶,但有時難以立即回憶起來,可能在未來某刻突然憶起曾經的夢境。

關於夢境的意義,神經科學界認為,夜間夢境與人們日間的經歷、所見物體、近期的困擾等多種因素有關。雖然極少數夢境可能與未來事件驚人地重合,但大多數情況下這僅僅是巧合,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繫。

所以,現在你對做夢有了更深的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