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警告:這種常見的誇獎方式正在磨滅孩子的潛力!
更新于:2025-03-26 06:46:23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樂成長、充滿自信。但是,你知道嗎?有些看似無害的誇獎方式,其實可能正在悄悄扼殺孩子的潛力!

最近,我參加了一場育兒講座,聽到了一位專家的警告,讓我大吃一驚。

原來,我們最常用的誇獎方式竟然可能會阻礙孩子的成長!這個誇獎方式就是:過分強調孩子的天賦和聰明。

01丨

聰明不是萬能的

記得我有個鄰居家的小女孩,從小就被大人們誇得天花亂墜。"這孩子太聰明瞭!""小玲就是個天才!"諸如此類的話,大人們總掛在嘴邊。

可是,等到上了初中,小玲卻開始力不從心了。功課越來越難,她開始害怕失敗,甚至不敢嘗試新事物。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當我們過分強調孩子的聰明時,孩子們會形成一種固定思維模式。他們會認為自己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努力就能成功。一旦遇到挫折,他們就會懷疑自己的"天賦",從而產生挫敗感。

02丨

努力才是關鍵

我有個朋友是小學老師,她告訴我一個有趣的現象:班上那些被誇"聰明"的孩子,往往不如被誇"努力"的孩子進步快。

她說:"我更喜歡表揚孩子們的努力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我會說'你這次考試進步了,一定是因為你花了很多時間複習',而不是簡單地說'你真聰明'。"

這種誇獎方式,能讓孩子們建立起成長型思維。他們會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提升的,從而更願意接受挑戰,不怕失敗。

03丨

具體表揚更有效

前幾天,我去外甥家做客,看到小外甥在畫畫。他畫得很認真,雖然不是很精美,但也有模有樣。我差點脫口而出"真棒",但想起育兒專家的建議,我改口說:"我看到你畫人物的時候特別注意細節,連睫毛都畫出來了,真不錯!"

小外甥聽了,眼睛都亮了,興高采烈地給我講解他是怎麼構思這幅畫的。

這讓我明白,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表揚,比泛泛而談的"真棒"、"真聰明"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和自信。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誇孩子呢?貝媽給大家幾個小建議:

1、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說"你這次考試前很用功複習,真不錯",而不是"你考了滿分,真聰明"。

2、具體表揚,而不是籠統誇獎。比如說"你這次作文的開頭寫得很吸引人",而不是簡單地說"寫得真好"。

3、鼓勵嘗試新事物。當孩子嘗試新東西時,即使沒有成功,也要肯定他們的勇氣和努力。

4、避免用"聰明"、"天才"這樣的詞。這些詞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5、教導孩子,失敗是學習的一部分。讓他們明白,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記住,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作為父母,我們的任務就是説明孩子發現並發展自己的潛力,而不是給他們貼上"聰明"或"笨拙"的標籤。

你平時是怎麼誇孩子的呢?有什麼心得體會想要分享嗎?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棉媽哦!

讓我們一起努力,用更智慧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