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高血壓:及時監測,避免健康隱患
更新于:2025-03-26 06:36:12

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潛伏期長、癥狀不明顯,已經成為現代人健康的一大威脅。根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的數據顯示,中國18歲及以上的居民中,有25.2%的人患有高血壓,總計約2.7億患者。這意味著每4個成年人中就可能有1人受到高血壓的困擾。

近年來,人們開始關注血壓的變化,居家監測血壓成為健康管理的新趨勢。在電商狂歡節“618”期間,電子血壓計成為了熱銷產品。許多消費者抓住這個機會,為家人購買這種設備,以便在家中就能準確測量血壓,及時發現並防止病情惡化。

潛伏在人體的“定時炸彈”

由於高血壓發病隱匿性強,通常無癥狀或只有輕微且不具特異性的癥狀,因此往往被忽視。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數據,我國人群中知曉、治療和控制高血壓的比例分別為51.6%、45.8%和16.8%。這意味著近半數的人對自己的血壓狀況一無所知。

如果延遲發現和干預高血壓,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持續的高血壓會對心、腦、腎和主動脈等重要器官造成傷害,最終可能導致腦出血、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症,對生命構成重大威脅。

臨床上,高血壓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癒方法,其主要治療目標在於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以避免引發各種併發症。在這種情況下,定期監測血壓變得尤為重要,以便能夠及時捕捉到任何異常跡象。

專家建議:早晚進行居家測血壓

目前,血壓監測主要分為診室血壓測量、動態血壓監測以及家庭自測血壓三種方式。其中,家庭自測因操作簡便、應用廣泛,並且避免了白大衣效應,已成為説明患者瞭解日常病情、協助醫生診斷的重要手段。

《HOPE亞洲網路共識》指出,以家庭為基礎的血壓管理方法適用於高血壓的篩查、診斷以及監測降壓治療。為了確保準確診斷和及時發現未控制的血壓個體,需要使用經過驗證的設備並遵循標準化方案進行自我測量,即在一定條件下、特定時間、休息狀態下進行測量。

進行居家血壓測量時,應遵循722原則,即連續測量7天,每日測2次(早晨和晚上),每次至少測2遍。重要的是,必須使用有效的血壓監測設備。

精準測血壓需注意五大要點

那麼,如何在家精準、規範地測量血壓呢?以下是五個關鍵點:

1

理解測量原理

市面上的電子血壓計多採用示波法進行測量,但與診室結果相比,存在一定誤差。相較之下,基於柯氏音法設計的水銀血壓聽診測試通過血流衝擊血管產生的聲音變化來測量,更為精確。

2

選擇合適的測量位置

根據《2018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推薦使用經過科學驗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進行測量。與其他部位相比,上臂的血壓值源於肱動脈且離心臟近,因此準確性和重複性更佳。

3

選擇適用範圍廣的設備

建議選用能在心房顫動、心律不齊、低血壓等多種情況下,或對孕婦等特殊人群仍能準確測量血壓的家庭血壓監測設備。

4

考慮老人使用的便捷性

隨著家庭血壓監測的規範化和信息化發展,老年人及其家屬應選擇操作簡單、易讀數、適合老年人使用的設備,如具備語音播報、自動調節音量、放大螢幕字體、數據自動傳輸等功能,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5

警覺細微的身體變化

不規則脈搏可能是心臟功能下降的跡象。若發現脈搏不規律,應懷疑可能存在心房顫動,並到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以明確診斷。

在選擇居家血壓監測設備時,既要考慮其準確性也要注重使用的便捷性。對於電子血壓計這類智能產品,優秀的技術、高端配置以及人性化設計都是實現精準測量的關鍵。此外,即使在心房顫動、心律不齊、低血壓等特殊情況下使用,也應保證血壓的穩定測量;並應能夠智慧感知脈搏的規律性,一旦發現異常立即提醒使用者。這些特性使得居家測血壓變得更加安心可靠。

從長遠來看,家庭血壓監測可以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的心梗和中風風險,從而節省醫療費用。因此,無論是否已被診斷為高血壓,都建議每個家庭常備一台柯氏音電子血壓計,做好定期監測。若血壓平均值達到或超過140/90毫米汞柱,應及時就醫以明確診斷並獲得早期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