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京晨報
南通海關關員在體育用品生產企業開展實地監管。楊陽 攝
“賽事流量變消費增量”,隨著體育賽事蓬勃發展,全球體育用品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1—2月,江蘇出口體育用品及設備28.6億元,同比增長4.4%。
3月12日,在南京海關所屬南通海關監管下,南通鐵人運動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健身器材順利完成通關手續,即將出口海外。“這些健身器材貨值總計15.34萬元,包括啞鈴、杠鈴等,是我們開拓海外市場的重點產品。”該司負責人黃璜介紹,“全球體育市場的全民參與度是在不斷擴大的,尤其是去年巴黎奧運會,帶動了全球體育迷健身熱情。今年前2個月,我們出口各類體育器材超3000萬元。”
南通鐵人運動用品有限公司作為一家綜合性體育用品生產企業,各類運動健身器材已經在歐美、拉美、東盟等地區逐漸開闢了穩定的出口市場。針對企業出口市場覆蓋全球各地的實際情況,南通海關全方位開展優惠貿易協定政策宣講,指導企業詳細解讀自貿協定夥伴國降稅表、擇優選擇原產地證書種類,同時結合產品實際開發新興市場,助力企業用足用好政策紅利。
“賽事經濟”的背後,既折射出全球健康消費需求的持續釋放,也見證著江蘇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韌性與信心。
江蘇製造的體育用品以優良的品質、創新的設計,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青睞。位於江蘇徐州的江蘇康力源體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地出口體育用品的排頭兵,2024年該企業累計出口健身器材、啞鈴架、蹬腿機等體育用品的貨值同比增長約60%。該公司董事會秘書姚培源表示:“憑藉徐州海關簽發的優惠原產地證書,我們的產品在國外清關時可以享受關稅優惠。未來,我們將繼續藉助海關的各項政策優惠,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拓寬海外銷售管道,為徐州體育用品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