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貴州日報
從交通要道到文旅地標
這座古橋見證布依村寨蝶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胡彪
安順市鎮寧自治縣高蕩村有一座梭羅古橋,始建於明永樂年間。
從踩著露珠追蜻蜓的娃娃,到背著書包走出大山的少年,再到鞋底沾著山外塵土歸鄉的遊子。這座橋記錄著83歲的楊正龍的半輩子,“當時,梭羅古橋是交通要道,串聯起鎮寧到六枝等地,我們生產生活都離不開這座橋。”
這座橫跨梭羅河的石拱橋,採用石頭砌築,堅固的結構和精湛的工藝,讓它歷經風雨仍然堅固。橋下的梭羅河是黃果樹瀑布上游,河水清澈見底,與翠綠的山林相映成趣。如今,梭羅古橋不僅是一座歷史遺跡,更是高蕩村旅遊發展的重要文化地標。
為保護古橋和布依文化,當地對古橋進行定期維護和修繕,對周邊環境進行整治,確保古橋與自然景觀和諧共生;加強對村民的文化教育,提高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同時,當地引進旅遊企業,開發特色旅遊產品,讓遊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深入體驗布依族文化的魅力。
“2024年10月,我們正式對外開放梭羅橋景區。為了展示完整的自然風貌,我們並沒有進行大規模改造。”貴州千年布依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懌說。
“除了歷史文化講解外,我們根據布依族傳統婚戀習俗創作一個情景劇,從古寨內迎賓廣場浪哨相遇相知到尋羊井相識、古堡相戀、布依集市相愛、梭羅橋相守,用一對布依男女青年婚戀的表演過程將整個景區串聯起來,讓遊客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張懌介紹。
2013年8月,高蕩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5年被評為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曾經寂寂無名的小山村,如今已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未來,高蕩村將繼續以梭羅古橋為核心,深入挖掘布依族文化內涵,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升旅遊服務品質,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