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廈門日報
週末的蔡尖尾山為何這麼堵?
3公里山路違停車輛超400部,相關部門將會商調整通行方案
文/圖 本報記者 薛堯 實習生 胡悅
3公里的山路,路邊停放著超過400部的私家車,原先只需要10來分鐘上山車程,硬是開了35分鐘。近日,有市民撥打本報968820熱線稱,週末在海滄區蔡尖尾山附近遊玩發現路邊違停車輛較多,導致堵車嚴重。
記者現場走訪並將情況反饋給交警部門,對方稱會在週末增加警力現場執勤,同時協同其他部門共同探討景區交通改造方案。
走訪 兩側違停成“常態” 雙向車道變單行道
23日下午3時許,記者驅車從馬青路轉向天語舟氣象公園方向的上山道路,剛往前開了50余米,就遇上堵車。記者觀察到此路段為雙向兩車道,但在上山方向一側的路旁停滿了違停車輛,這些車子以私家車為主。由於違停車輛太多的緣故,上山的車輛只能壓著道路中間的實線前行。
車輛繼續往山上開,在部分轉彎區域,發現在道路兩側均存在違停車輛,導致上山車輛和下山車輛在交會時如果不能互相禮讓,就會形成對峙、導致交通癱瘓。而在山上的部分分岔路口,有些車輛想在此掉頭,可由於違停車輛多導致掉頭困難,車輛還被卡在路中間。
在車輛抵達山頂附近的天語舟氣象公園時,由於園區內停車位已滿,有些車輛只能違停在停車場閘口外的路邊,使得想要駛出園區和進入園區的車輛在交會時出現堵車問題。記者粗略計算,從山腳至山頂的距離大約3公里,行車則花費了35分鐘,平均行駛每公里需要花費10分鐘,而這短短的路程,違停車輛在400輛以上。
“以前開車上山也就10多分鐘的車程,現在卻是一路堵車,花費的時間也是成倍增加。”在現場,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其實並不是遊客想將車輛停在路邊,而是山道上的臨時停車位很少,導致他們只能選擇違停。“在這段路上,違停最嚴重的三個位置是山腳的親子樂園、中部的幾家茶館附近和山頂的氣象公園週邊,是否可以安排交警部門對這些區域進行疏導管理?”市民王先生說。
回復 多部門將聯動 共同優化通行方案
就此情況,記者聯繫上海滄公安分局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在周末的時間段,蔡尖尾山沿線的日均客流量達到近2萬人,但山上沿途的臨時停車位只有200餘個,且不具備增設停車位的條件。“目前我們在高峰期時採取‘右進右出’模式,即想要上山的車輛只能選擇從馬青路方向右拐上山,從山上下來的車輛選擇右拐至馬青路。如果景區出現超飽和情況,會要求車輛‘只出不進’。”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將該問題反映給海滄區相關部門,接下來計劃會同區文旅局等部門探討山上交通線路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