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吉星
3月28日至30日,第23屆中國北方國際自行車電動車展覽會(以下簡稱“北方展”)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舉行。北方展是國內重要的電動車展會之一,是電動車行業視窗和年度風向標。本次展會以“新質、綠色、時尚、安全”為主題,超過800家參展單位圍繞行業科技創新、國際合作交流、騎行文化推廣以及以舊換新政策帶來一批行業新成果和新產品。為期三天的展會,吸引了20萬人次參觀,達成意向成交金額50億元,展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此次展會,時值新的電動自行車國標行將實施之際,綠源、小刀、立馬、踏浪等電動車頭部品牌紛紛亮相,展示了行業前沿產品。封面新聞注意到,頭部品牌均升級拓展產品線,為產品賦予智慧和個性,精準滿足使用者便捷多元的需求。將電動車從單一的通勤上班工具變成滿足運動、社交、騎游、露營等不同場景消費的載體,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騎乘體驗。
定義智慧輕出行 電動車成為“智能夥伴”
本次展會開幕首日,綠源集團就在其展區隆重舉辦了品牌戰略升級發佈會,並在會上首發其高端騎行子品牌——LYVA。LYVA瞄準追求健康品質生活的都市中產人群,推出覆蓋全場景的智慧出行解決方案,成為展會最大亮點。
綠源舉辦品牌戰略升級發佈會
LYVA基於不同騎行場景與使用者需求,推出Delta(德爾塔)、Beta(貝塔)、Alpha(阿爾法)三大產品系列,以“運動出行、短途旅行、攜寵出行、時尚生活”四大場景為核心,打造完整生態閉環,從而完成電動車從“交通工具”到“智能夥伴”的躍遷。
其中,電助力自行車Delta系列,搭載速度、力矩、坡度等三大類8個感測器,支援4檔智慧助力模式,兼顧通勤效率與健身需求。Beta系列以沙灘摩托車為架構——使用者跨騎在車上,有摩托車騎士的既視感;貝塔系列搭載自適應地形系統,滿足用戶遊玩、野營、越野等場景需求,使用者還可以自定義電池配置與塗裝。電動摩托車/自行車Alpha系列採用一體化流線型設計,創新“低車把、低鞍座、低踏板”的人機架構,降低了掌握車把、腳踏踏板的疲勞感,讓不同身材的車主享受優雅、舒適、穩定的騎乘感受。
LYVA Alpha 90
LYVA獨有的AI中置電機為電動車賦予智慧能夠即時感知騎行姿態、路況和用戶心率,從而實現動態調節。而車架的智慧車語燈則賦予電動車“生命”。不同的燈色和閃爍,實現了人車交流、車車交流,增強了電動車的社交屬性。LYVA特別搭配寵物籃,讓用戶可以攜愛寵出行。
談及如何定義LYVA,綠源集團綠力瓦營銷事業部總經理、LYVA智慧輕出行品牌主理人劉珣子表示,“LYVA不僅是出行工具,更是城市生活的光之紐帶——連接人與社區,照亮幸福可持續的未來。”
高性能電摩瞄準複雜地形出行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詩仙李白的詩句讓四川險峻的山路廣為人知。同樣紮根於四川的電動車企業倍特,也針對山地、丘陵等複雜地形場景出行需求,調校和研發出一系列適用於上述環境騎行的BGB高性能電動車,在業內同類產品性能和質量領先。
倍特 GT500
此次北方展,倍特也針對年輕消費群體,推出一系列新品。GT500是倍特高速推出的一款超高性價比中高速電摩。採用2700W強勁動力的電機,路面車速最快達到80km/h,續航里程達到100公里。該車集時尚外形、硬核結構、安全舒適性等多維度為一體。此外,倍特的GT1000、紅牛、八荒等年度爆品的矩陣組合,成為圈粉全場的明星產品,引發現場遊客駐足圍觀。
倍特成都區域業務經理吳宗毅向封面新聞記者表示,倍特新品除了滿足日常通勤、城市即時配送,也面向鄉村特別是山區丘陵地帶運輸,以及騎游愛好者,致力於打造符合年輕人的“新一代高性能高速電摩”。
把電車小鎮搬進展廳
小刀電動車以沉浸式場景,向外界展示了小刀在生態佈局上的全面突破。
“小刀電車小鎮”亮相北方展
踏入小刀電動車精心佈置的“電車小鎮”,或夢幻或硬核的陳列令人流連忘返。此次北方展,小刀電動車將展位劃分出“摩登復古”“機車驛站”“都市時尚”“夢幻城堡”等9大主題產品區,對應了小刀電動車的9大產品線,覆蓋了從日常通勤到高端定製的全場景需求。例如,“摩登復古”系列以經典設計融合智慧配置,吸引追求格調的使用者;“夢幻城堡”系列則主打親子出行,配備安全座椅和趣味互動功能,精準切入家庭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小刀還專門開闢了“騎手之家”,展現專為外賣騎手等城市即時配送行業打造的“星馳”智薈國風騎士版。超大容量座桶、可換電電池、強化車架、40000cd格柵基因大燈、防滑TCS功能……每一個細節特點都考慮到騎手需要,切實保護騎手出行安全。
小刀通過電車小鎮,不僅展現了全產品線的產品實力,更讓消費者充分體驗了小刀電動車航太動力的優勢,將未來出行的美好圖景帶到消費者面前。
縱觀此次電動車展,封面新聞注意到,電動車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交通工具,它已經成為不同場景消費的載體。不論是社交、通勤、運動、騎游,甚至是生產力工具,面對不同場景的消費者有著不同需求和情緒訴求。面對多樣的需求,各家企業或是推出不同場景的全品類產品線,或是針對特定需求精準發力,生產出精準直擊消費痛點、滿足情緒價值的產品,讓電動車成為消費者生活中離不開的“好伴侶”“好搭檔”。多樣的產品背後,顯示了各廠商不斷實現技術突破,讓電動車續航能力提升,智慧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正因為此,國產電動車才能優化用戶體驗,滿足消費者對便捷、高效出行的需求,甚至走向世界。
雖然機遇與挑戰並存,但是中國作為有著約4億輛電動兩輪車保有量、4950萬輛兩輪車銷量(2024年)的兩輪車大國,場景化消費讓更多電動車企業看到了新的產品增長點,各車企也將抓住機遇,實現電動車行業新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