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二胎家庭中,老二似乎都比老大更精明一些。
就拿表姐家的兩個孩子來說,明顯覺得老二懂得察言觀色,特別擅長處理人際關係。而老大看起來就比較乖巧,總感覺是被欺負的那個。
原以為是自己的錯覺,後來看到朋友家兩個孩子也是如此。才知道所有的二胎家庭都一樣,老二就是看起來更聰明。
父母養娃:從“照書養”到“照豬養”
經常聽二胎父母說,第一個孩子“照書養”,第二個孩子“照豬養”。
在迎接第一個孩子時,多數父母都是新手,面對嬰兒的各種需求,他們會感到手忙腳亂。
很多時候,他們不得已只能依靠書籍、網路管道或者場外援助等方式尋求指導。雖說“照書養”的方式有些謹慎,但是效果還不錯,能少走很多彎路。
到了第二個孩子的時候,父母們已經有了養育老大的豐富經驗,對娃的飲食、睡眠、健康護理等方面都是信手拈來。
這種養育經驗的積累,讓父母在處理老二問題的時候更加從容淡定,也為老二提供了更加穩定和寬鬆的家庭氛圍。
用父母的話說:養老二的時候,完全沒有養老大時候的緊張和焦慮,心態反而特別放鬆。
如此一來,對孩子的情緒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促進了他們的情感智力發展。這一點,確實更虧欠老大,因為他們沒有享受到。
除了教育方式,這些因素也會讓老二更精明
第一個:家庭氛圍的影響
在二胎家庭中,老大通常被視為家庭的“領導者”或者“榜樣”,而老二則更多地扮演著“跟隨者”或者“助手”的角色。
這種角色定位,使得老二在成長過程中,學會了如何在團隊中協作,如何觀察並模仿他人的行為。
在長期以往的學習過程中,老二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讓他看起來更機智,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第二個:兄弟姐妹的競爭
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那他們之間肯定會有競爭,誰不想多得到父母的誇讚、表揚和寵愛啊?
為了爭取到父母的關注和資源,小小年紀的老二就得開始察言觀色,才能更靈活地應對家庭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這種競爭機制看起來有些殘酷,但實際上對老二特別友好,能早早地讓他學會處理問題,畢竟想贏得父母的認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二胎家庭,父母要學會一碗水端平
明明是同樣的家庭、同樣的父母、同樣的教育資源,卻教出兩個不同的孩子,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有人說,很大程度源於父母的偏心。兩個孩子,父母很難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他們很難把一碗水端平。
不可否認,二胎家庭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而且,父母更偏心精明一些的孩子,因為這種孩子懂得察言觀色,懂得討他們歡心。
可是,對於第一個出生的孩子來說,父母這樣的做法對他們很殘酷。
照這樣下去,老大的心理會發生巨變,很可能對老二和父母產生強烈的厭煩情緒,一心只想著叛逆,不利於他日後的身心健康。
所以說,二胎家庭的父母更要學會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這樣兩個人才能相親相愛的長大,減少家庭矛盾。
首先:父母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自然也沒有兩個相似的孩子,哪怕是雙胞胎也不一樣。
作為父母,一定要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要尊重他們之間的差異。哪怕孩子不夠優秀,也沒有關係,只要他足夠健康就好。
其次:父母要有意培養手足情誼
不要總是抱怨兩個孩子打架,感情不夠親厚,父母要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想想他們明明還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為何沒有感情?
說到底,還是父母沒有給他們培養感情的機會。生活中,要鼓勵兩個孩子一起活動,玩耍、學習或者是做家務,都能增進彼此的感情。
最後:父母要設立規則
二胎家庭最需要的,就是明確的家庭規則,確保兩個孩子都能遵守並且執行。不要小看這些家庭規則,必要的時候可以減少衝突和爭執,對兩個孩子都好。
如果兩個孩子發生衝突,父母要保持冷靜,避免出現過度介入或者偏袒的情況,要教會孩子獨自處理問題。
二胎家庭沒有絕對的公平,老二比老大精明也在情理之中,這是家庭氛圍和環境給予他的能力。只有精明一些,他才能獲得更多關注。而父母要做的,就是用最公平的態度對待兩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