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年齡大了走不動路,結果差點被截肢,醫生提醒小病小痛也應該及時就醫
更新于:2025-03-26 05:15:51

網路示意圖

揚子晚報網3月24日訊(通訊員 馬兆敏 於備備 記者 成沫)以為是年紀大了,腿腳老化走不動路,誰知晚去一步醫院就可能被截肢。近日,揚州市民崔先生因下肢動脈閉塞前往醫院就診,在微創技術的説明下成功化解了“危機”,但同病房內的另一位患者則沒這麼幸運,可能面臨截肢。

54歲的崔師傅近月來總覺得腿腳不聽使喚,每當他行走約200米,右小腿就會湧起難以忍受的酸脹與疼痛,迫使他不得不原地休息片刻。他很納悶,自己不抽煙、喝酒,年紀也不算大,除了患有糖尿病外,身體沒有其他不適,怎麼就走不動路了呢?

於是,崔師傅來到江都人民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就診,在做了下肢血管CTA的檢查后這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血管被血栓堵住了,導致管腔重度狹窄,被診斷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該疾病是由於下肢動脈血管硬化、狹窄或閉塞,導致下肢血液供應不足,從而引發的一系列癥狀,病人往往感覺腿部冰涼,走路困難。”介入與血管外科郝國強博士介紹。

準確“揪”出了元兇,接下來就是對症治療。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3年中,郝國強帶領團隊在該院“飛龍”復合手術室為崔師傅手術。術中依託先進的機械血栓清除系統,清除淤積血栓,恢復血流通暢,再使用球囊擴張原來閉塞的血管,約90分鐘順利完成,崔師傅的血管恢復了通暢。

患者腿部影像資料

“術中沒有什麼不適,術后當即覺得腿部輕鬆了很多。”崔師傅回憶。術后第二天,崔師傅就可以下床行走,術后第四天,他走起路來已與常人無異。“辦理入院的當天,從門診樓走到住院樓都困難,現在已經全都好了!”目前,患者已經出院。

崔師傅是幸運的,及早發現不適,及早就醫,取得了良好的恢復效果。與崔師傅鄰床的病友則沒有那麼幸運,由於該病發病隱匿,長期未能得到有效的救治,在“保命”還是“保腿”之間不得不選擇前者,面臨截肢的結局。

下肢動脈硬化“偏愛”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因此郝國強主任提醒,此類慢性疾病患者,如果出現像崔師傅那樣間歇性跛行的癥狀以及下肢冰冷、蒼白等,一定要及時就醫,排除病因對症治療。

校對 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