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初中生的古玩江湖:是興趣愛好,也是社交手段
更新于:2025-03-26 04:42:54

日前,因指出四川博物院館藏銅鏡年代標註有誤並獲得院方認可后,成都初中生徐偉哲在網上小小地火了一把。

網友們紛紛驚歎:初中生就這麼厲害了嗎?而徐偉哲和他的朋友小金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這個未成年人的古玩收藏圈子,在近兩三年的時間里“異軍突起”,已初具規模。

3月23日下午,在成都萬象城附近的一家茶樓里,紅星新聞記者見到了徐偉哲和小金。之前因為聲音顯得比較成熟,個子又高,徐偉哲曾被網友質疑過真實年齡,為此他還曬過身份證。出現在記者面前的小徐確實有一米八幾,身穿黑色大衣,外形頗像個成年人,但從面容上看依然是個十幾歲的少年。

小金則是很“標準”的中學生模樣,稍有幾分羞澀,但聊起古玩的時候則兩眼放光,興致勃勃。這位生於2011年的初二學生說,雖然自己涉足古玩收藏的時間不長,藏品和經驗還都極為有限,但這個愛好在繁忙課業之餘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樂趣。

他們帶來了幾十件自己的藏品:銅鏡、銅釜、玉璧、古幣、海貝、瓦當……甚至還有細石器和石製箭鏘,滿滿當當鋪了一桌子,琳琅滿目,煞是好看。

徐偉哲和小金帶來的部分藏品

據他倆介紹,這些藏品中有些很便宜,也有比較貴的,價格在五位數級別。至於收藏資金從何而來,小金同學形容為“滾雪球”——“最開始當然是要有一點積蓄,自己攢的壓歲錢、零花錢這些,然後從便宜的小物件比如普通古錢幣開始慢慢起步,如果眼光好運氣好收到了比較好的東西,可以再加價轉手,賺了錢再去收更好的東西。”

至於購買這些古玩的平臺,有多個APP都在做,閑魚上的交易也相當活躍。“有的平臺很垃圾,騙子多,假貨多。”小金一邊說一邊刪除了一個APP,“需要自己慢慢學習甄別。”

徐偉哲和小金很早就有自己的抖音和小紅書帳號,彼此也是通過平臺上的圈子而認識。除此之外,圈子裡相熟的藏友們也經常“以物易物”,除了互通有無之外,也可視為一種聯絡感情的“社交手段”,他們從中獲得很多交流的樂趣。

令人稍感驚訝的是:比他們年長的大學生群體在這個圈子里處於“鄙視鏈”的下游,至少這兩個中學生不怎麼看得起大學生藏家,覺得他們普遍缺乏對古玩的深入瞭解。

徐偉哲和小金帶來的部分藏品

同時,這個圈子的氛圍除了友好,也有“鬥爭”——徐偉哲告訴記者,自己最近就在努力揭發抖音上一個古玩藏家。徐偉哲說,“他號稱18歲天才少年,其實都是編造的……他只是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河北某中學學生,我和他曾經深入交流過一段時間,對他知根知底。”

徐偉哲還給記者展示了一段視頻,視頻上兩個畫外音一問一答,似在認真討論文物斷代問題。“其中一個聽起來像我的聲音,其實是他訓練的AI,現在偽造視頻和音訊都太容易了。”

為此徐偉哲這兩天連發了兩條視頻回應,無論是拍攝手法還是配音配文,都顯示出他對自媒體傳播手法的熟練運用,同時令人感覺到:這位少年已經充滿鬥志和信心地踏進了那個所有人都認同“水很深”的古玩圈。

徐偉哲介紹部分藏品

在考古專家看來,這一切或只是孩子們自得其樂的遊戲。“一般人能接觸到的文物市場,裡面的東西基本都是假的。”這位專家說,“不過,這些孩子們的興趣是真的就足夠了。現在的年輕人對歷史、對傳統文化越來越感興趣,是好事。”

“看著這些古老的物件,想到在那麼久之前它們已經存在於世上,並且將在我長大、老去甚至離世之後依然長存,就有一種特別感動的心情。”午後的陽光里,小金一面細細撫摩自己的寶貝,一面輕聲說,“我相信自己的這個業餘愛好會持續一生。”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攝影報導 編輯 蘇靜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