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北大畢業生轉行做正骨師”的新聞登上熱搜。據大皖新聞報導,這位名叫張樂超的年輕人北大畢業後做正骨師,曾被人誤解,甚至被同學踢出群聊。一時間,有網友對踢出群聊一事感到不解,質疑其炒作,還有傳言稱其“正骨5分鐘收費1萬元”。
3月22日、23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張樂超,他對網路上的一些傳言進行了澄清和說明。
張樂超畢業照 受訪者供圖
關於收費:
1萬元是單次正骨的價格
並非按時長計費
張樂超向紅星新聞記者出示了他的畢業證書。畢業證書顯示,他於2011年至2017年期間,就讀於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他表示,2017年畢業後,他進入北京一家公立三甲醫院工作。后因腰部問題做了兩次手術,一度只能臥床。后經朋友介紹,他通過正骨慢慢恢復到能下地走路。
張樂超稱,康復後,他便開始師從多位前輩學習技能,並最終成為了一名職業正骨師,踏上了自主創業開店的道路。起初,光顧店鋪的人寥寥無幾,日均僅有一兩位顧客。得益於人們的口口相傳,慕名前來正骨的客人逐漸增多,他的門店從2022年起改成了熟人預約模式。“以前最多的時候,我每天要看12至15個病人,每周工作6天,預約排到了3個月以後。現在我以帶學員為主,業務上的事情交給我的學生們。”自2020年起,他便開始了學員培訓工作,目前已有100多名學員。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傳言稱張樂超的正骨收費為“5分鐘1萬元”。對此張樂超表示,1萬元是單次正骨的價格,並非按時長計費。他坦言這中間其實漲過兩次價,“最開始定價580元一次,預約量太大了,幾個月之後漲到880元,仍有人提出想加錢插隊。2022年就漲價到了1萬元一次。”
張樂超稱,由於做過兩次手術,身體條件限制了他親自接待更多客戶,選擇漲價也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對於有網友質疑收費過高,張樂超表示,他其實每天只接待一兩位客人。“人對人的服務幾乎是不可替代的,總會有些人只認你的技術。”
張樂超培訓學員(中間藍色衣服為張樂超) 受訪者供圖
關於被踢出群聊:
其實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
現在有校友邀請加入
就張樂超“因轉行正骨師被踢出班級群”一事,張樂超向記者回憶到,大約在2018年,他在班級群裡表示自己要從醫院離職了,準備去做正骨師,接著就被群主踢出群聊。張樂超稱,事後他向群主詢問緣由,“我得到的回復是,在不同體系,大家應該就沒有什麼交集了,不需要聯繫了。”
張樂超表示,他很少在群裡發言,且當時還沒有開正骨店,更沒有在群裡打廣告。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后,張樂超稱這在自己意料之外。不過他在3月22日早上發現有校友加他微信好友,還邀請他加入“北醫公衛學院一群”。
“我感到很驚訝,其實我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我也不希望大家聚焦在這件事情上,已經是7年前的事情了。”張樂超也否認自己拿此事炒作,他稱自身業務已經供不應求,“廣告行銷就是浪費錢”。
至於當年張樂超被踢的原因,因記者未聯繫上張樂超所說的班級群群主,未能得到核實。
張樂超表示,一直以來家人都支援他的正骨工作。“他們看到很多人因我的説明而(病情)改善,覺得(我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不過名校畢業生去幹正骨師,這樣的反差一度陷入爭議。對此,張樂超稱,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例子,改變人們對於名校畢業生不能從事體力勞動的觀念。
回應網友疑惑:
正骨店不做侵入性治療
不涉及非法行醫行為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正骨按摩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中流行,有網友對正骨按摩是否屬於醫療行為感到疑惑。
紅星新聞記者查閱到,《關於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中有關中醫監督問題的批複》明確提出了非醫療機構及其人員在經營活動中不得使用針刺、瘢痕灸、發泡灸、牽引、扳法、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灌洗腸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侵入性或者高危險性的技術方法;不得開具藥品處方;不得宣傳治療作用;不得給服務物件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規定的中藥飲片或者《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規定禁用的中藥飲片。
對此,張樂超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其開設的正骨按摩店並不涉及前述情況。其解釋稱,正骨按摩行業目前雖然沒有准入證,但是不同於醫療機構,比如侵入性的治療,非醫療機構一概不能做,必須前往醫療機構治療。
紅星新聞記者 羅丹妮
編輯 郭莊 責編 李彬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