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又押中爆款,背後藏了哪些情感密碼
更新于:2025-03-26 03:39:53

親情,這一永恆的人性命題總是能穿越時空,帶給我們關於生命本質與情感價值的思考。3月7日,Netflix韓劇新作《苦盡柑來遇見你》憑藉細膩的親情敘事引發觀劇熱潮,開播即登頂全球人氣榜,豆瓣評分飆至9.4。近年來,影視創作在詮釋父母之愛時愈發顯得匠心獨運。從改寫傳統父權形象的電影《哪吒》系列,到深情描摹家庭溫情的《小巷人家》《六姊妹》,這些作品都用一幅幅溫情滿滿的親情畫卷,在現代社會中觸動情感共振,為人們帶來慰藉與治癒。

在當下的互聯網語境中,不幸的原生家庭敘事時常引發熱議,乃至部分陷入固定的套路與範本。但是,隨著個體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的逐漸覺醒,人們必然會重新審視和剖析這份“不幸”的真實性。然而,目前文藝市場對這一敘事概念消費過度,往往導致創作陷入窠臼,人物形象千篇一律且臉譜化——極品婆婆、奇葩鳳凰男,吸血爹媽、扶弟魔姐姐……這種“親人皆禍害”的創作思路,顯然未能深刻理解人的生活和真實處境,越來越受到觀眾詬病。

在此背景下,回歸家人間相濡以沫的溫情、守望與善意,無疑是一種深刻的回望與反思。在《苦盡柑來遇見你》中,外婆光禮和媽媽愛純對女兒的無私托舉,展現了傳統社會中一代代女性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感人精神。她們在家庭和社會的重重壓力下爭取獨立與自主,同時將奮鬥的勇氣傳承給下一代。劇中,爸爸寬植的形象也打破了傳統的父權桎梏,通過溫暖的日常細節真實地展現偉大的父愛。他並非一個完美無瑕的理想化形象,而是在傳統規訓與現代價值觀間搖擺的普通人,這種真實的缺憾恰恰讓年輕觀眾產生強烈共鳴。劇中所捕捉的這種代際關係轉型,無疑為現代影視創作注入了深刻的精神內核。

近年來大火的電影《哪吒》系列同樣在親情詮釋上別出心裁,通過重構哪吒與父母的關係,回歸人們對於親情的初心。導演餃子基於自身被母親理解與接納的體驗,對哪吒的父母形象進行了“改良”。在電影中,不僅哪吒的家庭充滿溫暖與愛意,就連敖、申兩家的父親也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通過讓傳統的父親形象從“控制”轉向“支援”,影片成功深化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題,使得主人公對“苦難”的體驗超越了表面的情感宣洩,真正獲得了不屈從命運的抗爭力量。

從現實角度來說,父母之愛無時無刻不在深刻影響著孩子的命運。《苦盡柑來遇見你》中,外婆光禮用行動教會了女兒愛純堅韌與勇敢,而愛純成為母親後,更加熾熱地期待並全力托舉女兒金明的人生。她和丈夫寬植共同努力,使金明得以擺脫當“海女”的艱辛命運,完成大學學業並投身熱愛的事業,擁有了拒絕被安排人生的底氣。

《哪吒 2》中,李靖和殷夫人願意以命換命保護哪吒的壯舉,這份愛超越身份與地位,突破血統與天命,不僅給了哪吒勇敢喊出“小爺是魔,那又如何”的勇氣,更激發了他改變世界的雄心。通過“魔童”的視角,我們看到了千千萬萬個真實家庭中的愛、困境與希望——雖然物質條件可能並不寬裕,但孩子們在父母愛的滋養下茁壯成長,培養了一顆善良而堅定的心。

回歸家庭敘事,是藝術創作對現實社會需求的精準把握。節奏快、壓力大的現代社會中,家庭作為情感港灣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對親情的渴望,對代際關係、家庭責任的深刻反思,年輕一代形成了對“尊重個體選擇”和“情感支援”的迫切需求。

近日,江蘇某高三家長會上,學生演唱的一首自創歌曲《我都是為了你好》,生動展現了年輕一代最需要的是被父母理解和尊重的愛。孩子們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的口頭禪來創作歌詞,唱出了對父母既“遮風擋雨”又“給予風雨”的複雜情感,這種出格卻真誠的表達贏得了強烈共鳴。不妨想想,《哪吒2》結尾,敖光作為活了千年的龍王,已經不懂如何教導孩子要做什麼,於是他放棄了再給敖丙設定目標,選擇了目送孩子遠去。這一畫面,象徵著每個家庭必須面對的成長與離別,透過敖丙的身影,我們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從壓迫性教導,到尊重和支援,這種轉變消融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為更深層次的溝通提供了可能,讓父母之愛在持久溫暖中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充滿無限可能的天空。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吳雨陽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用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資訊發佈平臺,如您認為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

【來源:上觀新聞】

突發7.3地震!
突發7.3地震!
2025-03-31 00: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