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昆緯亞太區總裁宓子厚:中國醫藥研發正實現從“模仿”到“創新”的跨越式發展
更新于:2025-03-30 06:43:05

中國商報(記者 馬嘉 文/圖)在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加速變革的背景下,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3月28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監管科學與生物醫藥高品質發展論壇上,艾昆緯(IQVIA)亞太區總裁宓子厚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多次強調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並表示,在全球新藥早期研發管線中,中國貢獻佔比不斷提升,正在逐步縮小與歐美的差距。

艾昆緯(IQVIA)亞太區總裁宓子厚。

作為全球領先的臨床研究服務、商業洞察和醫療健康智慧解決方案供應商,艾昆緯深耕中國市場已有30年,是首個進入中國的國際性CR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機構)公司。

宓子厚表示:“我們堅定看好中國市場,願意把資金、資源投入中國市場。”

據宓子厚介紹,長期以來,艾昆緯一直在與中國本土新興生物技術企業合作。從產品臨床方案設計、患者招募到數據管理與分析等階段,包括產品在海外進行臨床試驗,艾昆緯都會提供説明。比如,艾昆緯與本土藥企在真實世界研究(RWE)領域的合作,説明本土藥企優化醫保策略和上市后研究。例如,通過分析罕見病患者數據,評估醫保納入的經濟影響,為社會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根據艾昆緯數據,2024年,在全球啟動的臨床試驗專案中,35%來自美國、30%來自中國、21%來自歐洲。而2018年左右,全球40%的新葯研發管線來自美國、28%來自歐洲,中國僅貢獻了約15%。在全球臨床試驗專案啟動的數量中,中國公司所佔的份額大幅上升,過去10年這一比例從1%上升至30%。

宓子厚表示:“中國市場已經穩定地成為全球創新的中心。在腫瘤、免疫治療等熱門領域,中國藥企甚至已經成為全球創新的重要參與者,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我們也正在和政府部門合作,成立投資基金,希望更深入地介入中國創新生態中。”

另外,宓子厚提出,中國臨床研究的數智化轉型已駛入“快車道”。AI技術正在重塑臨床試驗全流程——從方案設計、患者招募到數據管理與分析,AI的應用可降低70%的人力成本、縮短30%的研發週期。

【來源:中國商報】

*ST景峰盤中跌停
*ST景峰盤中跌停
2025-03-26 00: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