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PO早知道消息,魔法原子於3月26日正式推出人形機器人和四足機器人,並首次推出端到端“原子萬象大模型”,展現了具身智慧技術高效賦能工業、商業等場景的全新範式。
在本次發佈會上,魔法原子總裁吳長征透露了人形機器人量產計劃,預計今年將有400台人形機器人進入工業、商業場景。
目前,魔法原子旗下人形機器人小麥的走路和跑步姿態已經趨於仿人,並能夠在奔跑狀態下適應馬路、跑道、草地、山坡等多種環境地形。據悉,人形機器人小麥已經報名參加今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機器人馬拉松比賽。
2024年12月,魔法原子曾公佈旗下人形機器人進入工廠實訓的視頻。此次發佈會上,人形機器人小麥介紹到,從最開始的視覺識別、位姿估計和軌跡規劃的經典技術路線,魔法原子人形機器人已經進化到採用快慢雙系統的端到端技術路線。
發佈會上,人形機器人小麥展示了在商場不同場景的工作案例,人形機器人在不同場景中承擔了多類工作崗位,包括停車場交通疏導、汽車門店導購、餐廳服務員及美髮工作人員等。
吳長征介紹,魔法原子全尺寸人形機器人身高174cm,搭配自研靈巧手,並搭載大語言模型,可以在商業服務場景應對各類服務需求,包括基於視覺語言大模型能力,識別分析用戶特徵,基於相關信息預測使用者偏好,提供對應服務。憑藉魔法原子自研靈巧手,人形機器人小麥可以使用不同工具服務顧客。
值得一提的是,吳長征在發佈會上指出,人形機器人只有“有用、好用、有人用”,才能發揮出其新質生產力價值,在落地場景中發展出真正的商業價值。人形機器人在不同行業的應用,將持續驅動人形機器人的下一輪發展。
據介紹,魔法原子人形機器人已經在追覓科技工廠,實現工業製造場景逐步落地,完成物料搬運、產品檢測、點膠等工序。同時,魔法原子人形機器人正在商業服務場景落地應用。
工業場景的落地已經逐漸取得成效,吳長征透露,人形機器人小麥在工廠中參與點膠工位工作,用三個月使得成功率和效率提高了幾倍。
之所以選擇家電製造領域切入,吳長征表示,家電製造存在“品種多、產線柔性需求高”的特性,既有簡單場景,又有複雜場景。人形機器人需要大規模、群體性工序場景做數據採集、訓練學習與能力驗證,有利於加快人形機器人的落地時間。
“我們希望以家電行業為起點,在家電製造的多樣性場景中訓練,未來能夠無縫切換覆蓋到各行各業,打造更為通用的人形機器人。”吳長征表示。
在商業場景,人形機器人小麥的落地應用也在逐漸鋪開。在發佈會上公佈的視頻中,人形機器人小麥在交通引導、汽車導購、餐飲服務以及美容美髮等多個場景展現了人機交互、視覺識別及理解能力。近期,小麥也頻頻亮相全國兩會報導、大型科技發佈會、頂級科技展會等商業應用場景,無一例外在這些場景中成為頂流明星。
為進一步加快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步伐,發佈會上,魔法原子宣佈將啟動“千景共創計劃”,將拓展1000個合作夥伴,打造1000個人形機器人落地應用場景。
此外,魔法原子全新專案“光引001”亦在本次發佈會上正式曝光,基於四足機器人的多模態交互能力,魔法原子正在打造提升視障人士出行便利性的機器人解決方案,致力於讓先進科技惠及特殊人群。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必須向善。在這裡,科技不再是冰冷的代碼,而是化為了溫暖的力量”,在吳長征看來,技術的終極使命不僅在於提升工作的效能與產品的智慧,更在於向社會傳遞善意,魔法原子希望通過智慧化技術向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多説明,踐行高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