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第3天的小寶寶,吃完奶睡覺時竟然露出了甜甜的微笑,那一刻,剛晉陞為媽媽的我那顆心簡直要被萌化了”。
看到朋友麗麗幸福的分享,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家玉米和布丁剛出生不久,他們也常常會在睡覺時露出天使般的微笑,有時也會咧嘴笑,還伴隨著愉悅的笑聲。
每當這個時候,我妈和我的伯母她们总会说孩子是在睡梦中上课,夢婆婆在教寶寶學本領,如果寶寶學得比較好,得到了表揚,如果學得不好,被夢婆婆批評了,寶寶就哭了。
儘管這種說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聽著還覺得挺有趣的。
為何新生兒睡覺時會微笑呢?
1.寶寶處於淺睡眠狀態
新生兒還很小,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還不能很好的控制面部肌肉。當寶寶睡覺時,面部肌肉不自覺抖動,就會出現所謂的微笑。
再加上新生兒大多時間都是在睡覺,睡眠狀態經常是深淺睡眠交替,當寶寶處於淺睡眠狀態時,臉上會出現皺眉、抽泣、微笑等表情,很多時候還伴隨吮吸、咀嚼、驚跳反射等動作。
2.寶寶在做夢
很多小寶寶在睡覺時發出甜美的微笑,甚至笑出聲來,這讓在一旁的爸爸媽媽不由得感歎寶寶太可愛的同時,也好奇寶寶是不是在做美夢。
可能有人不禁會問:這麼小的寶寶就會做夢了?
其實,這並不是寶寶第一次做夢早在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已經具備做夢的能力了。
胎兒在7個月大時,腦神經會產生刺激,進而會出現做夢的情況。一般胎兒做夢可以通過腦電波來監測,也可以通過B超進行觀察。胎兒做夢時會出現眼球高速運轉。
這個在孕媽媽孕檢進行四維彩超的時候可以直觀地感受到。
3.寶寶感覺到舒服
當寶寶吃飽了、喝足了,或者在舒適的環境下,聽著輕柔悅耳的音樂等,寶寶會自發地微笑。寶寶在出生後六周前的微笑,是因為寶寶身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與嬰兒的大腦皮層的皮下自發放電有關,但並不具備真正的社會意義。
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寶寶會在睡眠中笑醒,這時媽媽或者照顧者盡量不要打擾到寶寶,讓他自己安靜地度過淺層睡眠階段,繼續進入到深度睡眠階段。
寶寶什麼時候出現真正意義的笑?
寶寶剛出生的一兩天,就會微笑了,很多時候在睡夢中也會微微一笑,但是持續時間很短,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會覺得很可愛,寶寶這個時候就會笑了。其實,寶寶的這種微笑是無意識的,心理學家稱之為嘴的微笑。
等到寶寶兩個月大的時候,寶寶開始了發出有意識的微笑。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研究,他觀察到,在這一階段的寶寶,不僅會對著人臉微笑,而且有時還也會對自己的手床上有熟悉的玩具等微笑。
通過這些現象,他得出了一個結論:
嬰兒最初的微笑是其認知或智力發育的表現,是對熟悉物體的認知,而並不是對愛、友誼、快樂或社會性的表示!
等寶寶3個月大時,他們已經成為“笑容交流大師”,他們已經能夠認出媽媽或者其他照顧者了。當他們看到媽媽或者照顧者的臉部時,會發出真正的微笑。有時也會通過燦爛的笑容、咯咯的笑聲來吸引媽媽或者照顧者的注意力,主動開始和媽媽或照顧者“聊天”。
隨著寶寶有意識的社會性微笑越來越多,寶寶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和他人的互動,並享受其中的樂趣。
與此同時,寶寶迷人的微笑會令父母或照顧者心情愉悅,同時也加深了和寶寶之間的親密感情。
經常讓嬰兒笑有諸多的好處,不僅可以促進寶寶全身各系統、各器官的均衡發展,讓寶寶身體更強健,還對寶寶的大腦發育也是一種良性刺激,有利於寶寶的智力發展。再者從心理健康層面來說,愛笑的嬰兒長大后多性格開朗,有樂觀穩定的情緒。
所以,爸爸媽媽要多和寶寶互動,可以用歡樂的表情、語言或者新奇的玩具或者圖片逗寶寶笑。
校對 莊武